财经大本营

人民币贬值几时休?-人民币会贬值多少

Adam 0

文/Vix

在经过端午假期后首个交易日的大跌后,6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42个基点,报7.2098。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比较疲弱。自从2023年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延续贬值的趋势,如今已经破了7.2。关于人民币将进一步贬值甚至“破7.3”的悲观预期也开始蔓延。

那么,

这轮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央妈还会像以前一样强势保汇率吗?接下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不会“破7.3”?

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扩大

本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扰动。

来源:Wind

从图中可以看出,2022年以来,中美利差一直在持续扩大,2022年10月24日,10年期中美利差倒挂已经达到-1.52%,而1年期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更甚,在今年的6月14日已经达到-3.43%。也正是在这段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甚至出现严重倒挂的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贬值的趋势。

背后的经济学解释是,中美利差出现倒挂,资金的“逐利”本性会使产生对持有人民币和美元需求的变化。因为从收益率角度考虑,持有哪个货币的收益率更高,资金天然就会去追捧那种货币。因此,中美利差倒挂越严重,人民币对美元也就会出现相应贬值。

当前中美利差倒挂的幅度,堪称历史罕见,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来源:Wind

通过观测中美政策利率的情况,可以很明显的发现,

2022年以来,连中美政策利率都出现了“倒挂”的现象。政策利率是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价格型工具,因此中美政策利差的倒挂已经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两国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

而事实也是如此。中美货币政策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

为了抗击通胀,美联储从2022年3月开启激进加息进程。历时16个月的时间,一共加息10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经被加到5%至5.25%,即使6月并没有加息,但当前的利率水平已经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

来源:Wind

区别于美国加息抗通胀,我们则是在降息保经济。

从图中可以看到,2022年初以来,央行就开始了“降息”路径,背后的宏观背景则是要“保经济”,来对冲疫情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于是,央行在2022年降息3次,2023年6月又降息了一次。

而且,自从2017年以来,7天逆回购利率、MLF 利率、LPR利率基本同步变化。以最近的6月降息为例,6月13日先是7天逆回购利率出现下降,随后在6月15日MLF利率出现下降,紧接着是LPR利率下降。这其实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投资的时候,

如果我们观测7天逆回购利率,或许可以提前预判央行的降息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

随着美国通胀数据的回落,美联储加息进程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美联储接下去的行动路径可能会是:放慢节奏观测各项数据,给之前“紧缩”政策的效果显现争取时间。所以

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可能会放缓,但在2%通胀目标没实现之前,美联储依然会维持利率在高位水平。

而随着中国更多宏观利好政策的出台,经济也正在逐步恢复中,所以即使降息,央行在幅度上也显得很“克制”,最近的6月降息也只是10个基点的幅度。而总理在6月27日的达沃斯论坛上也明确地给市场打了强心剂: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快于一季度,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因此,

中美利差倒挂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央妈还会强势保汇率吗?

首先看一下央妈的明确态度。

2021年8月14日,央妈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专栏文章《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中称,“

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

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

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

下一步,要

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通过

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翻译一下就是:

“以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都是正常的,要接受并习惯人民币汇率会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要遵循市场的规律。但是,我们也会参考对美元、欧元、英镑等‘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情况,来进行适度的管理,所以不要只盯着对某一种货币的汇率情况来判断人民币汇率的涨跌。总的来说,我们就是要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也是会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市场预期进行修正。”

总结就是,

基于市场规律,但该出手时就出手。

复盘央妈的“保汇”历史,也印证了上述央妈的明确态度。

来源:Wind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2015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央妈的风格还是比较犀利的:一旦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趋势,就会动用在离岸人民币市场收流动性的方式“秀肌肉”,然后香港银行间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瞬间拉爆,出其不意地给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套利者致命一击。

但这种情况在2018-2019年就比较少见了,看来央妈对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容忍度确实在加大。然后到了2021年8月央妈发文明确态度之后,央妈对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容忍度进一步加大,而且也没有动用从前那么犀利的保汇手法。

这说明了,央妈在对待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确实如他在专栏文章中说的那样,主要基于市场规律,出手干预汇市的频率和程度都减少了很多。

但根据央妈的态度来推测,在

适当的时候央妈还是会干预,只不过干预的频率、方式方法会跟从前不一样。

一方面,是需要考虑干预的政策成本。比如在美元加息抗通胀,中国降息保经济的时候强势干预,从政策成本来看就不是很划算了。另一方面,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就难免要接受趋于“市场化”的走势,从而提高吸引力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所以,根据央妈的明确表态和保汇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问题上,

央妈的容忍度已经提高,结合当前中美货币政策情况来看,央妈现在进行汇率干预,可能还不是个最佳时机。而且,即使要干预,可能也会另辟蹊径,比如可能会通过政策利好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方式。

人民币还会“破7.3”吗?

央妈表态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翻译一下就是,“别像以前一样觉得7.0就是个关键防线”,颇有要修正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固有认知的意思。

以前,市场总是会把“破7”当成一个不成文的心理防线,后来“破7.2”变成了新的防线,再后来,防线又变成了“破7.3”。然后现在看起来,这个防线似乎本不存在。

其实,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心理防线”的阈值作用已经日益减弱,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会涨也会跌,是大势所趋。

但是

能够判断的是,随着美国通胀回落,加息可能已经接近尾声;而随着中国出台更多刺激方案助力经济复苏,降息的必要性也会逐步降低。因此中美利差倒挂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同时,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地位正在日益增强,选择人民币进行支付,选择人民币资产进行投资等需求都在增加。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回暖、交易更加活跃。截至2021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接近1.50万亿元。

因此,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一旦中国经济基本面触底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会从贬值变为趋稳进而重新回到升值通道。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跟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来观测宏观形势接下去的风吹草动。

你们怎么认为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欧大师隔热隔音门窗定制

欧大师铝合金门窗订制

欧大师隔热隔音门窗厂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