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越来越多,原因大概找到了-2016年有多少人失业
小编最近看到一些关于2023年的春季招聘的消息,发现“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求职者备受青睐,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今年春招季中,“人工智能工程师”一直位列高薪职业排行“头部”,岗位的平均招聘月薪近期也一度突破了
25000
元。
小编大胆猜测,今年这个行情的火热应该跟OpenAI发布的ChatGPT聊天程序火爆出圈有关,导致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将这个行业的热度重新点燃。回想上一次出现这种火爆场面还是在2016年左右,那个时候也是因为谷歌发布的AlphoGo击败围棋选手导致整个人工智能市场分外火热。
岗位高薪固然是好事,毕竟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但是今天我们不聊人工智能岗位的事,而是探讨一下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话题——
高校专业与经济市场的相关性。
这个话题平时不怎么会被大家讨论,但是只要近期家里或者亲戚有要上大学的孩子,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坐一起就『到底读哪个专业』展开激烈的讨论。比如『选金融好,门槛高,不容易被淘汰』,又比如『去读医,以后去体质内,不会被裁』等等。
经历过这种讨论的人应该都清楚,这些理由的背后,都多少跟以后要从事的行业的行情相关,而高校在选择开设专业的时候,同样会根据市场上各个行业的行情,进行不同程度的扩招或者缩招,因此,这就引出了这次要讨论的主题『高校专业和经济市场的关系』。
高校专业与经济市场的相关性
小编觉得高校专业与经济市场的相关性是不可避免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到人才供给和就业前景,这也影响了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专业的意愿。同时一些高校在招生策略上热衷于追逐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对市场趋势变化的敏感度,导致在招生时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是由于过了几年后市场发生变化,大量的优秀人才却没有用武之地,导致很多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有的高校为了让就业数据好看,会让辅导员、老师等鼓动学生随便就业,先把就业数据弄好看了,这样才能"骗"下一批学生。
因此这里小编提醒各位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就读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分析当下和未来的局势,不要盲目被高校的宣传诱导。
那么,为什么高校会出现
专业人才过剩和就业寒冬的现象呢?
专业人才过剩和就业寒冬
首先,一些高校在招生策略上面临着压力,比如高校自身建设和高校排名等方面的需要,需要通过培养热门专业的学生来实现自身利益。因此在专业招生计划上,高校往往会鼓励或强制各学院选择一些“热门”专业来招生,而忽视了该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
其次,高校对于市场趋势的敏感度不够,缺乏对行业和企业需求的了解和研究,没有及时地调整招生策略和课程设置。一些高校甚至没有或很少与企业合作,开设课程和项目,不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更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使得这些高校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
再来,学生和家长缺乏经验,毕竟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是接受过特别高等的教育,即使有,也很了解市场上这么多专业的趋势变化,因此很多时候只能根据周边人的从众心理来选择就读专业,同时,高校也会用各种『优质』的宣传方式来『迷惑』学生和家长。
高校应当转变观念
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出现,不被变成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坑』,小编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行业、学术和用人单位的关系,获得对专业需求和未来趋势的反馈,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最新技术和工具,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鼓励学生发展跨越多个领域的能力和技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将其适应性与多样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尽早提高创新能力、理解行业趋势和培育市场头脑。
促进高校、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进入实际工作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结语
总之,高校需要依据市场趋势,以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前途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招生策略和课程设置,开展全方位的学生发展和就业服务。只有如此,才能更充分地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培养具有高层次、全面发展和适应性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