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为什么爆了那么多雷,还有人在买非标?-基金非标

John 0

今年6月份,四川信托突然发生了“爆雷”事件,多只信托产品无法正常兑付,规模或超200亿。据了解,此次四川信托“爆雷”的产品主要是涉及到非标资产,信托TOT产品。

所谓TOT,是指信托中的信托,也就是用一个信托集合计划,去购买另一个信托集合计划。本来这是FOF(Fund of Fund,基金中的基金)的衍生,是一种创新的模式,但是却在后来的演化当中,变成了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和掩盖不良资产的一个工具。

其实,这不是非标准化资产第一次雷。随着国家降杠杆,以及资管新规出台的大背景下,很多非标资产陆陆续续发生了“爆雷”事件。比如2018年比较集中的P2P,再比如从2019年下半年不断发生“踩雷”事件的安信信托等。而此次四川信托的暴雷,再次引起了广大投资者对于非标资产和资金池业务的关注。

01.

非标“无限好”?

既然非标“爆雷”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是今年才发生,为什么投资者还是不能吸取教训?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非标资产。

根据今年7月3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正式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对标准化资产、非标准化资产做了以下认定(点击标题《“标”与“非标”界限明确》可查看细则)。

简单说,非标资产的本质是一种信贷资产。

通常我们接触到市面上的一些类固收产品,比如银行理财、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都属于非标资产。这类资产深受广大投资者的喜爱,也有着其他类型资产无法比拟的优点。

▍投资门槛较低

不管是最早的P2P,还是银行理财,亦或者前文提到的四川信托的TOT,门槛都不是很高。特别是P2P以及银行理财,一般来说,几万甚至几千都可以参与投资。

本来信托的门槛是比较高的,至少100万起,但TOT的嵌套模式,也使得四川信托的投资门槛大幅降低, 30-40万就可以起投。

▍投资收益较高

相比于标准化资产,非标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特别是在2018年之前,很多银行理财收益能到5-6%,信托集合计划可以到8-9%,P2P就更为夸张了,超过10%的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非标资产收益较高,很多投资者一度看不上很多标准化资产。

▍期限灵活

不论是银行理财、P2P、还是信托计划,产品的期限都是非常的灵活, 3个月、6个月、1年不等,甚至有一些机构为了吸引新客户的投资,还会设计了1个月的产品。

产品期限灵活,可以方便投资者更加充分地运用资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投资者对于安全性的担忧。比如一个担心资金本金安全的投资者,往往敢于尝试1个月而非一年的非标投资。

非标资产有这么多优点,深受投资者喜欢也无可厚非。但是经历了18年之后的“爆雷潮”,还有很多投资者愿意去买非标,难道投资者不担心自己的本金安全吗?

其实并非如此,只是非标的优点以及投资者本身的想法,掩盖了客观的事实。

02.

让非标再飞一会儿,就一会儿

非标的优点上面提到了,接下来说说投资者本身的想法,有两个方面:

▍依然相信个别机构能够刚兑

这个要从我国刚性兑付的历史说起。刚兑最早来源于信托,在2005年左右,一些信托公司出现了风险,当时监管层要求信托公司注意兑付问题,否则会影响到信托牌照。后面又陆续发文要求确保信托兑付。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形成了很多投资者对于信托机构的无比信赖,开启了”闭着眼睛买信托“的时代,反正有信托公司和国家兜底,自己赚钱不香吗?

虽然2018年4月资管新规打破了刚性兑付,但是很多投资者心里,依然觉得像银行、信托公司这类机构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出现了也会有人管。

▍存在侥幸心理,觉得”雷“不会爆在自己身上

记得2017年接触的一个客户就是这种情况。这位客户7月份的时候在一家P2P公司有资金到期,当时我强烈叮嘱客户不要再续投,但是客户给到的反馈是:我再放3个月到10月份,而且我和这家公司的客户经理也确认过了,3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

最终这家公司在9月份的时候出现了兑付风险,客户也开启了漫长的追讨。从客户的反馈以及前期和沟通中可以看出,客户自己也意识到这家公司给这么高的利息,很有可能是资金池业务。既然明知不合规,却依然要冒着风险投资,谁又能说不是一种侥幸心理呢?

可见,中国很多的投资人之所以在经历了这么多“爆雷”之后,依然对非标资产热情不减,不仅和非标投资门槛低、收益高、期限灵活等优点有关,更和中国刚性兑付的历史,以及投资者自身金融知识匮乏且存在侥幸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03.

避雷,并不难

那么,是不是经历了”爆雷“,投资者就要远离非标?很显然不是,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有它的利和弊,作为投资者要客观理性去看待,这样才能避免雷爆在自己身上。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了解金融发展的趋势,提升自身专业性知识

正如上文提到,由于中国信托刚性兑付的历史,使得很多投资者养成了”闭着眼睛买理财”的习惯。长期以往,也培养了投资者的惰性,即没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没有能力去了解金融的发展趋势。

但是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传统的投资方式很显然已经不适用。投资者也必须去逼迫自己去改变,去接受教育。

▍学会看底层资产

现阶段的投资方向,很显然不能单纯地看期限、收益,而是要透过理财产品去看底层资产。不管是标准化资产也好,还是非标准化资产也好,一定要有明确的投向,否则很有可能就是资金池业务。

其次,哪怕有明确的投向,投资者也要把握宏观趋势,顺势而为。比如,过去单一大型房地产、能源、基建等项目,在国家去杠杆的背景下,已经不再是主流。所以,配置资产之前也需要参考政策方向。

▍避免侥幸心理,保持理性投资很重要

投资不是赌博,而是一个科学、很理性的行为。所以,避免侥幸心理,保持客观理性的头脑非常重要。否则,就算是股神巴菲特来做你的理财顾问,也没有办法阻止悲剧发生。

随着我国金融的深化改革,未来的金融一定会走向越来越规范的道路。相对应的,无论是标准化资产、还是非标准化资产一定是会建立在更为合规的基础上去发型,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好事。

但作为投资者,要想避免“爆雷”,本质还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找专业的机构,做好资产配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顾问云立场。

- 本文作者 -

Tina

研究领域:全球资产配置;资产保全;财富传承;理财顾问个人职业发展。

作者简介:顶尖财富管理公司理财顾问,基金从业资格证,AFP。

隔热门窗品牌最新排名

欧大师

欧大师断桥铝门窗订制

铝合金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