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保险意欲出售民安海航接手
太平保险意欲出售民安 海航接手
太平保险意欲出售民安 海航接手 MBAChina “买到手”不到半年,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0966.HK)就决定转手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接盘的是一直有金融扩张意向的海航集团。
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安中国”)某省级分公司总经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3月16日,民安中国召集18个省级分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召开了全国视频会议,在该次视频会议上,中国太平董事长林帆、中国太平副总经理兼民安中国董事长彭伟宣布,民安中国将意向性地出售给海航集团。
尽管此次出售价格尚未披露,但据悉,中国太平管理层认为海航集团的报价具有吸引力,并将显著增强公司2010年盈利。
此番出售,中国太平实属无奈,原本期待通过收购民安中国谋求整体上市,然而,受到保监会随后发布的“双牌照”监管政策约束,双方整合进展并不顺利。
此番出售,在业界看来不失为明智之举。
整合缓慢
预料到了开头,却没料到这个结果。
2010年3月中旬,中国太平在港发布公告称,就出售全资附属公司民安中国的全部股权,已与潜在买家订立框架协议,待为期一个月的尽职调查结束后,双方将订立正式买卖协议,交易将在2010年内完成。中国太平将继续通过太平财险从事中国的财产保险业务。
而中国太平收购民安中国才不到半年。2009年11月2日,中国太平从其直属母公司太平香港公司手中获得民安控股权,民安中国从港交所摘牌。对民安中国的私有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谋求整体上市而做资产整合的一步。
通过收购民安中国,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在内地经营产险业务的公司将有两家:一是民安中国,另一家则是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产险”)。根据当时的业务规划,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将有不同侧重点,民安中国将重点经营电话、互联网等方式的直复营销车险业务,而太平产险将重点经营传统车险业务。
然而,在整合民安中国及太平产险初期,随后出台的监管政策的红线限制打乱了中国太平内地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计划。《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草案)》于2009年首次明确提出:“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显然,民安与太平的业务需要重新整合。
整合之路却并不容易。
如,民安中国的电(话销售)销车险业务于2009年4月被保监会正式批准,在全国18个地区开展。根据规定,电销车险与传统车险条款相同,但有15%的费率优势。民安中国的这一业务规划分工的初衷是,避免太平集团旗下内地两家公司的竞争。#p#分页标题#e#
然而,民安中国与太平产险的各自定位和业务侧重点并未在基层得到好的推广。在基层,两家公司的业务仍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民安某地级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红(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地级市市场有16家财险公司进行激烈的竞争,基本上仍然是价格战,“民安的业务与太平以及其他财险公司基本上是同质化”。
王红告诉记者,民安中国开展电销后,电话呼出业务仅在广东、深圳开展,其他地域多做转接业务。“电销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控制平台、售后服务建设。而且民安在全国业务量份额上多年来靠后,品牌效应并不明显,开展电销效果并不好。”王红坦言。
保监会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财险公司保费收入2993亿元。民安保险2009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3亿元,太平保险为45亿元。两家公司加起来占比也不到全国的2%。
海航的算盘
此番接盘民安中国,被视为一直在金融方面颇具雄心的海航集团再下一城。
海航集团金融业布局一直通过海航实业进行,目前已期货经纪、金融租赁、信托、财务公司和人寿保险。去年,海航集团与台湾新光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新光海航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在北京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