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现在并不是加息好时机
专家称现在并不是加息好时机
专家称现在并不是加息好时机 更新时间:2010-9-12 6:44:00 中国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11日相继公布。“加息”还是“刺激”再度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国亦不必跟随美、日进行“二次刺激”。在“最复杂的一年”,中国应避免对长期问题的短期求解,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国家统计局今天的发布会原定于9月13日举行。宏观数据的提前发布让市场浮想联翩。有传言说,此举是为了配合央行在本周末宣布加息。
虽然统计局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但加息传言并未终止。
中国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曾表示,央行加息的条件是“中国长期处于负利率”。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也曾指出,一旦实际利率达-1%,加息就势在必行。
自今年2月起,中国CPI数据就一直高于2.25%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意味着中国已连续7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更是创出22个月来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适当管理利差有利于调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性”的表态,便被不少市场人士解读为加息的暗示。
鲁政委表示,“负利率”理论在操作上有很多障碍,而“经济向上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也是加息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并不是加息的好时机。
虽然8月份,中国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均出现小幅回升,但中国经济“减速”的警报并没有随之解除。
一方面,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在继续回落;另一方面,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中国各地近期纷纷采取强制限产措施。这或令工业增速在未来受到拖累。不可忽视的是,消费数据本月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是源自物价上涨,而非消费需求的真正增加。
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源自政府为减少经济过热风险、使增长回到更可持续水平所进行的调控。而在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都释放出不同程度的减速信号时,中国也必须谨慎思考自身的政策选择。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造成中国目前物价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由于货币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而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因此,全年CPI偏离3%目标的可能性不大。他提醒,对已有的宏观政策要多些耐心。
但在“最复杂的一年”,面对诸多“两难困局”,要保持耐心也实属不易。“加息”之声未落,跟随美、日进行“二次刺激”的呼声又起。
对于美、日新近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鲁政委表示,在去年以自身财力拉动全球增长后,中国今年不宜急于动手。他举出各地政府近期突击降耗的例子,称中国当前必须努力避免对长期问题的短期求解。他表示,简单的刺激也许可以提升当下的数据,但中国要真正走进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必须保持耐心,在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上做足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