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债市违约透视民企违约改善国企违约余额增至51897亿
2020年债市违约透视:民企违约改善国企违约余额增至518.97亿
2020年即将收官。回首这一年,受疫情影响,信用债市场风险仍然频发,令从业者“如履薄冰”。但与2019年明显不同的是,2020年下半年违约进一步加剧,高评级国企债券违约余额处历史高点。
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12月18日,今年新增主体违约共计27家,累计164只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债券违约累计金额超过1600亿元。其中,国企违约余额由2019年的129.3亿增至今年的518.97亿,增幅达3倍。
另外,2020年以来,AAA评级债券的违约数量明显激增。截至12月18日,根据Wind统计,自2014年债市首例违约开始,6年间超70只发行时主体评级为AAA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其中仅今年以来超过50只,占比超过70%。
从违约主体来看,不仅中小企业,个别大型国企也难逃流动性枯竭的危机,下半年大型国企爆雷增加,债券违约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令投资者们感到不安,到底如何才能尽量规避违约债券呢?
民企违约改善
进入2020年,中国债市仍不平静。3月6日,千亿巨头新华联无力兑付10亿中期票据;9月8日,坐拥2000亿资产的天房集团资金链告急;此后,辽宁省最大的国企国产汽车巨头华晨集团“爽约”10亿元私募债,信用评级AAA的河南国企永煤突然爆雷,紫光集团继方正集团之后也出现流动性危机。
2020年,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违约主体评级高,因此对投资者信心冲击更大。
据光大证券统计,自2018年的债券集中违约以来,民企债大量违约的趋势今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年
初以来,全部新增违约人多数为民企,共计18家,但与去年同期34家违约民企相比有较大减少,同时违约债券余额也有较大降幅,今年以来民企违约余额603.74亿元,同比下降45%。整体来看,今年民企违约情况有较大改善。而今年信用债市场最为明显的变化是,高评级国企债券违约余额处历史高点。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8家国企违约,与去年的7家并无太大差异,但违约余额由2019年的129.3亿增加到今年的518.97亿。
此外,数据显示,违约主体所属行业分散,无明显行业特征。截至2020年12月18日,共有27家新增违约人,分布于综合、汽车、建筑装饰
、公用事业、房地产、医药生物、通信、采掘、商业贸易、农林牧渔、机械设备、电子、传媒这13个行业。国盛证券分析表示,2020年多重因素加重了企业违约风险。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了企业经营现金流,使得企业偿付短期债务压力加大,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低质企业面临再融资困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务及隐性债务风险防范与管控愈加严格,地方财政吃紧状况显现,地方政府兜底协调能力及协调范围边际下降,盈利能力差且负债累累的大型国企开始逐步爆雷。虽然为了应对疫情冲击,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信贷也处于扩张状态,部分企业的流动性得以暂缓,但违约风险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此外,国盛证券称,疫情冲击下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宽松的流动性使得部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得到提升,虽然经营性现金流不佳,但违约率较去年大幅下滑。但由于疫情过后地方财政吃紧带来协调能力和兜底意愿下降,部分积弊已久的大型囯企开始岀现违约,所以总违约金额反而有所上升,尤其集中在下半年。其预计,在未来信用收缩的总体背景下,违约爆雷现象或将持续。
“国企+高评级”失效
而2020年信用债违约最大的特征是:“国企+高评级”的“免险”标签失效,震惊市场,打破了债券市场对国企和高评级债券的信仰。
10月底,辽宁国资控股的华晨集团债券违约;11月10日,拥有“AAA”主体评级的永煤控股旗下债券“20永煤SCP003”10亿元超短融宣告实质性违约;11月16日,拥有清华大学校企光环、由国家教育部直接控股的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一笔规模为13亿元的私募债也发生实质性违约。
另据了解,自2015年天威集团违约打破国企刚兑,国企违约事件零星发生,违约率仍然处于低位,企业违约原因具有特异性,历史上对市场的冲击较为有限,市场对于国企违约预期较低。而近期华晨、永煤、紫光等事件集中爆发,引起了投资机构的担忧。
接二连三的“AAA”评级的国企、校企的债券意外违约,挑破债市投资者们的国企“刚兑信仰”。
据记者统计,截至12月18日,2020年以来,AAA评级债券的违约数量明显激增。自2014年债市首例违约开始,6年间共46只发行时主体评级为AAA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其中仅今年以来就有32只,占比近70%。近期华晨汽车、永煤控股、紫光集团等获得AAA评级的国资背景主体次第违约爆雷,揭开了高信用等级债券风险释放的盖子。
上海证券研究所表示,通常来说,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信用环境变化,从来信用违约与经济周期是高度相关的,海外债市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低迷时期信用违约事件通常增加。
谈及违约由民企向国企的蔓延,国盛证券表示,这些国企集中在煤炭、钢铁、建筑等传统行业,大多盈利能力差且负债累累,违约前高信用评级是基于投资者对国企的信仰,现在政府为这些国企的兜底意愿下降,大型国企违约的帷幕可能才刚刚揭开。
光大证券张旭表示,今年违约国企数量虽不多,但这些主体债券存量规模大,违约前均为AAA评级,违约事件对市场冲击较大。当前国内外经济逐步复苏,再融资环境由宽松逐步收紧,在此环境下发生违约加深了市场对于国企的担忧。
展望2021年国企债券的违约,广发证券表示,国企产业债到期压力较大,违约事件冲击弱国企再融资,产业债国企违约潮或已来临。2021年,国企产业债整体到期压力增大,且弱资质国企到期压力更大。叠加2020年4季度国企违约额攀升,市场对弱国企的避险情绪增强,弱国企再融资难度增大,违约风险将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民企,国企债券违约的不确定性较大,还取决于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博弈,而一旦违约,由于之前金融资源的过度倾斜,导致长期风险的积聚,往往会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