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PI涨潮已近临界点进一步上涨可能性不大
0
CPI“涨潮”已近临界点 进一步上涨可能性不大
CPI“涨潮”已近临界点 进一步上涨可能性不大 更新时间:2011-4-4 11:55:06 目前价格总水平涨幅已经接近5%的高临界值,价格的进一步大幅度上涨可能性不大。下半年价格涨幅将会有所减小 2011年前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9%,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增加0.3个百分点,保持在相对高位运行。在前两个月上涨的4.9个百分点中,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为3.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1.6个百分点。 当前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价格运行不会产生大的变化,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同比涨幅将在5%左右,第一季度累计同比涨幅将为4.9%左右。第二季度通货膨胀的压力虽然依然存在,
但不会继续扩大。预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在4.8%~5%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会有所减小,价格总水平涨幅会有所下降。 当前CPI特点 具体来看,前两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如下特点: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构成中,不但价格上涨的范围扩大,不同类别价格升降幅度差距也明显加大。1~2月份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构成中,价格上涨的有6类,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类,价格下降的有1类,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类,价格持平的有1类,总体变化呈现价格上涨范围扩大的趋势。 同时,各类价格变化的幅度明显加大。1~2月份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10.6%、6.4%、3.0%、1.9%、1.4%和0.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2%,衣着类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八大类价格升降幅度差距为1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4.9个百分点。 这说明今年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上涨的范围在增加、主要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在加大,价格结构性上涨的特点仍然明显。 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1~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比上年增加5.6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3个百分点。与去年相比,尽管经过调整后的食品类价格占价格总水平的权重有所下降,但由于涨幅的增加,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仍增加了1.6个百分点。另外,1~2月份居住价格上涨6.4%,涨幅比上年增加3.6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1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比去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食品和居住类合计,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4个百分点,占总水平上涨的90%。 工业消费品价格保持相对平稳。1~2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保持相对平稳运行的态势,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交通和通信、衣着类价格的升降幅度均在1%上下,但总体上工业消费品价格处于小幅上升的态势,涨幅略有增加。 分析来看,1~2月份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涨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这是最主要的因素;第二,今年1、2两个月是新年、春节所在的月份,属于季节性价格上涨高峰期;第三,今年冬天比较寒冷,且南方多处地方频繁发生雪灾,鲜菜、鲜果的供应受到影响,导致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 上半年CPI走势 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短期来看,除了鲜菜、鲜果之外,其他主要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不会有明显的回落:第一,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比较稳定的支持,今年小麦和稻谷的收购价又有明显的提高,加之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后期粮食价格仍将呈现稳定上涨的格局。第二,粮食价格与其他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合理的比价关系,粮食价格的上涨,相应地会促进肉、蛋、奶、果、菜价格的稳定上涨。目前猪粮比价达到了7.6,生猪出栏价达到了15.2元/公斤,且生猪出栏价仍在上涨。第三,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除了化肥、柴油、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之外,农业生产用劳力费用的大幅提高,更是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服务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加大。 目前,商品价格特别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从比价关系上看,服务价格客观上存在补涨的要求。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还是城市劳动力成本均有了明显的上升,这为服务价格上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另外,目前居住价格中的城市生活用水、电、燃气、房租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在吃、住、行、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因涨价所增加的支出大幅度增加,主、客观上均要求提高服务人员的劳动收入,这将在成本上直接影响服务价格的上升。 输入型通胀压力越来越大。 除了印度、巴西、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之外,欧盟和美国的通胀压力也明显加大。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原油、煤炭、有色金属、天然橡胶、铁矿石以及粮食、棉花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上涨。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加之世界性流动性过剩的整体环境,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受非洲和中东局势动荡的影响,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00美元/桶,并有继续上涨之势,因此短期内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甚至持续上涨的态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的运行格局将加剧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下游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逐步加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大幅度上涨的走势,其中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涨幅明显大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说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成本推动的作用。 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来看,2011年前两个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7.9%,其中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上涨10.3%,采掘工业出厂价格在去年同期暴涨34.5%的情况下继续大幅度上涨14.0%。 从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变化来看,生产资料销售价格上涨的幅度比出厂价格涨幅更大:2011年1~2月份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在去年同期大幅度上涨16.8%的情况下上涨11.1%,其中有色金属价格1~2月份在去年同期暴涨57.6%的情况下上涨10.3%;化工产品价格在去年同期大幅度上涨30.6%情况下上涨8.2%;成品油价格1~2月份在去年上涨29.6%情况下上涨16.1%。 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大幅度上涨,企业自行消化成本上升的潜力已经几乎用尽,如果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将迫使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以向消费者转嫁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无疑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而从现实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短期内不会改变继续上涨的运行趋势,因而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传导压力会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加工工业品和一般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明显加大:加工工业品出厂价格1~2月份累计上涨6.2%,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个百分点;一般日用品出厂价格上涨4.3%,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4.0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已经从事实上说明了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程度的扩大。 另外,去年的翘尾因素短期内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仍然很大:2010年价格运行对2011年前两个月的翘尾影响为3.3个百分点,对3月份的翘尾影响为3.4个百分点,对第二季度的影响为3.5个百分点,加之前两个月新涨价的2.2个百分点,短期内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继续冲高条件不足 尽管当前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但鉴于目前价格涨幅已经处于相对的高位,进一步增加价格涨幅的条件并不具备。 其一,我国目前总供给与总需求整体上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工业消费品方面还是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价格上涨较大的主要是生活必需的食品和垄断性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化仍然呈现结构性变化的特点,不存在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的条件。 其二,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主要是针对价格上涨的控制,这会有效地抑制价格涨幅的进一步扩大。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控制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把抑制价格上涨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多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使得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有所缓解,减轻了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价格持续加速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价格涨幅将呈现平稳略降的运行态势。 其三,食品中的粮食、肉、蛋、菜、果、水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比价关系趋于合理,短期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进一步的大幅度上涨。 其四,垄断性商品及政府公共服务价格受政府调控的影响很大,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府会加大垄断商品和公共服务价格上涨的控制力度。 第五,当前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虽然略有加快,但总体上仍然慢于GDP的增长,加之社会保障体制功能的欠缺,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是被大大地制约了,因此拉动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动力不足。 尽管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有望增加居民收入,但由于收入分配体制、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和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短期内居民收入还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从居民的消费能力与市场供给能力的比较来看,不存在促使居民消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条件,3%~5%的价格总水平涨幅是合理和正常的。 短期内价格涨幅可能在接近5%的范围内运行,下半年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预计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4.9%左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4.8%~5.0%之间。结构性价格上涨仍然是目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价格涨幅较大的仍然是食品和居住类商品及服务。其他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化虽然不大,但总体上呈现涨多降少、整体小幅上涨的走势。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