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技术在显示与照明界可能的竞争关系分析
“你OLED了吗?”据说,这句简单的问候,已成了面板界的国际礼仪。显示行家囧史诺就曾一脸诚恳地说:如果说最近有什么东西比iPhone7还抢手,那便是OLED蒸镀机。
OLED无疑是2016年显示产业的摇滚巨星,那么这位巨星,到底靠着什么魅力,征服显示界呢?其它技术是否有与之抗衡的力量?今日推荐:来自易美芯光首席技术官刘国旭先生对于各技术在显示与照明界,可能出现的未来竞争关系分析。
此外,文末附上“OLED前沿知识集锦”传送门,其中有一篇雄文,曾广泛传入显示界,真实阅读量接近6万。
正确的废话少说,先上刘国旭先生言简意赅的答案——
如何看待OLED、QLED、Micro LED、激光在未来的竞争关系 ?
OLED在手机和小屏移动通信中应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大尺寸电视应用中由于其良率及稳定性难以提升、成本一直高居不下。该技术在大小屏幕中的核心专利分别掌握在LG和三星手里,包括高端设备也产能有限,因此近期几项新型显示技术受到业界关注,包括您提到的QLED、MicroLED以及Laser 显示。
Quantum dots (量子点)分为 PL(光致发光)和EL(电致发光)。目前已经量产的QD电视还都属光致发光,是LCD背光技术的延伸,利用QD的窄半峰宽与波长可调的特性,取代传统荧光粉,实现更广的色域显示。
QLED则是特指电致发光,与OLED都属于主动型发光,不再需要背光。一个是以无机材料为主,一个是全有机材料为主。QLED比OLED制成成本更低,可以采用印刷喷涂等技术代替OLED所必需的真空蒸镀。色域与能效也比OLED更好。然而该技术还需较长时间的材料研发与设备开发,预期未来5年内将有望实现批量生产。
MicroLED也是主动发光,当RGB三色LED尺寸缩小到微米级,比如10-40微米,每一点像素都能定址控制及单点驱动发光。由于其亮度高,适合户外可穿戴显示;其纳秒级的开关速度【补充: LCD (包括LED背光)是毫秒级,OLED是微秒级,而MicroLED是纳秒级。在近距离观看运动画面或玩游戏游戏,以及AR等应用中,慢的响应速度可能产生模糊的画面,易造成人眼晕眩等问题】更适合AR/VR应用;而其高亮度、低功耗、色饱和度、高黑白对比度等优势,又适合用于大尺寸显示。目前MicroLED这项新兴技术供应链尚未建构完整,chip-on-submount测试、mass-transfer工艺、cross-talk漏光及bonding设备等还有待开发与完善。近期很多LED与显示公司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具报道,Apple和Sony将在一两年内推出使用MicroLED显示的消费产品。
激光在显示中的应用主要以激光投影的形式。小型可携带或大型影院投影已经实现量产。目前研发方向主要为提升RGB激光功率尤其改善绿光不足。另一技术路线采用蓝色激光激发荧光粉,以及从光学的角度把投影整机做得更小,投影效果更优,色域更广。
上述技术主要应用于显示领域,但也会在某些照明领域得以应用,如我们已经看到的OLED灯饰。相较而言,激光荧光粉最有希望在照明中有所突破。激光照明已经应用到汽车头灯,因其比LED头灯照度高数百倍,同时体积更小、更节能、照射距离更远,穿透雾气的能力更强。据悉宝马在其i8概念车上搭载了激光照明系统。也正因如此,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在不同场合宣传推动激光照明技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