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相信基金排名买基金似乎比买股票更困难
别相信基金排名买基金似乎比买股票更困难
别相信基金排名买基金似乎比买股票更困难 更新时间:2010-7-28 0:06:35 不过这种规定似乎让每半年的基金排名显得更加有趣,“快看看我的基金排名怎么样?”很多基金投资者会以此为根据,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作为一个基金记者我觉得,我和强迫症患者有一个相似之处:强迫症会不自觉地数电线杆,而基金记者每天都会记基金排名。
治好基金记者们这个毛病的是证监会,他们最近不允许任何一家机构公布基金的短期排名了。我猜测是不是监管层读了《说谎者的扑克牌》,这本书的精髓在于传授“急功近利者不会忠诚”,而新规的精髓在于不要让排名过于功利。
不过这种规定似乎让每半年的基金排名显得更加有趣,“快看看我的基金排名怎么样?”很多基金投资者会以此为根据,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但是,基金排名对投资真的那么有参考作用么?说实话,你对它别抱太大期望。
01 前20%为什么就是第一?
圈内曾有人开玩笑说,要知道上半年的垫底的基金,就去看看去年年底排在最前面的基金。我乍听以为是纯属出于妒忌心的无稽之谈,因为说这话的基金经理总是业绩平平。没想到,在我自己持续追踪业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规律。
听说美国人也做过类似统计,排名前十的基金第二年垫底的几率很高。
以我所做的粗略统计来说—来个就近原则吧,2009年,业绩排在前五名的基金分别是,华夏大盘、银华价值、新华优选、兴业社会责任与华商盛世增长,到了2010年上半年,这些基金的座次分别变成了11名,137名,111名,40名—所幸,还有个第1名。请关注银华基金的自由落体速度—2至137。
最惊人的“蜕变”要数2008年,当时的前五名分别是泰达荷银成长,华夏大盘、金鹰中小盘、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与华夏复兴。时隔半年,座次分别变成了126名、22名、29名、103名—所幸,还有个第3名。最夸张的莫过于泰达荷银成长,一下子从正数第一排到了倒数第二,幸好垫底的有那个“没动力”基金。
第一年前5的基金,第二年还是前5的概率有多少呢?从上述数字看,是20%,其实如果把时间拉长,这个数字会降到个位数—如果你有足够耐心做统计的话。
20%,这个粗略的统计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有个基金,能够持续N年排在前20名,那么,N年后,它注定是第一。
这下,你终于知道王亚伟为什么是最牛基金经理了吧?他就是这么个特例。在最具代表性的牛熊5年里,从2005年以来至2010年上半年,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旗下华夏大盘的累计净值已经到了9.41元,也就是说,如果你在2005年给了王亚伟100万,你现在就有近千万的收益了,要知道,中间还包括了2008年这么个可怕的熊市。
华夏大盘在2007年至2009年这三年牛熊之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达359%,毫无悬念地领军全部基金,排名第二的博时主题行业三年复权净值增长率为157.60%。2007年,王亚伟第一,2008年,王亚伟第二,2009年,最后一天演绎惊天大反转,又从第二变成了第一。王亚伟是基金经理中的“神”。
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对自己旗下基金的要求,就是争取排名到前1/3。尽管很多基金公司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我如果按照20%这个数字淘汰率,如果坚持2年,就有希望排到前1/15,以160只基金计算,就相当于跻身前10名。
如果倒过来,总是排到后三分之一,那注定是件很要命的事。
这么看来,排名这玩意儿似乎还有点意思,但显然,要占据20%这个序列,肯定是N>;1这个时间周期,而且N越大越有效。但是这里边存在个问题,N要达到“足够大”可得是个非常大的数字,比如说20年,但是你知道中国基金经理的跳槽频率是多少年么?大概不到2年。
02 “蹦基”—时间是个问题
然而,我们再拿一组数字做对比,就会发现另一个现象,或者说排名中的一些“异类”。
记得有一次,我在茶馆采访某年的基金冠军时,对方一听到我的名字,就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他说,天哪,去年不正是你对我们落井下石吗?因为上一年,他们的业绩总是垫底,我就发挥了自己挖苦的天性。这下可好,他认出我来了,我一下子成了大尾巴狼。
排名上总是会发现这些奇怪的基金。2008年上半年第一名是东吴双动力,2009年上半年倒数第一名是东吴双动力。2008年下半年倒数第一名是中邮优选,2009年上半年第一名也是中邮优选。不难发现,每年的榜单上总是有像中邮优选、东吴双动力,还有银华价值、泰达荷银成长这样的基金玩蹦极。我就暂时把他们叫做“蹦基”好了。
“蹦基”未必都会上下乱跳,也有跳了一下,就跌死的。
不难发现的是,“蹦基”至少有个特征—就是不参与基金圈的“羊群效应”。
基金圈的“羊群效应”比比皆是。据统计,2009年12月31日,国内有106只基金的股票仓位在90%以上。很多基金经理对上半年行情纷纷保持乐观:2010年上市公司盈利将增长30%。然而,当今年上半年市场一出现风吹草动,也像羊群似的一哄而散。
“蹦基”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就好像泰达荷银成长之所以成为2008年熊市冠军,因为其就是投资医药、消费品,从而避开了周期性股票的下跌风险。中邮优选之所以成为2009年半年度冠军,也是因为其孤注一掷在2008年年底先押了地产股。
投资圈存在“异类”有人做过统计,投资做得尤其出众的,不少是出自相对没有那么一流的名校,如 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这些孩子往往不是学校里最突出的,能考进名校也说明了其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才智,但他们的人格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往比尖子生更强,投资方面也触类旁通。
那对于这些“蹦基”该怎么办呢?关键还是看“蹦基”本身的“基性”,“蹦基”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们的风格在各种市场中都是一脉相承的。如果熟悉它们的话,完全可以根据熊市与牛市的不同阶段,购买这些排名上窜下跳的“蹦基”,就好像投资股票中做行业轮动一样。
在一个牛市开启的时候,与彼得·林奇一样,买入周期性股票。如果你喜欢稳健的话,不妨可以选择2008年基金冠军泰达荷银成长。鲜有人知道,其实这是个安全性不错的“伞形”基金—是指一个母基金之下设立的若干个子基金,各子基金独立进行投资决策的基金运作模式。泰达荷银成长与泰达荷银稳定、泰达荷银周期基金一起,构成了“伞形基金”,投资者可转换基金类型而无需支付转换费用。知道为什么这只基金安全了吧?为了构成一把三足鼎立的伞,它只负责投医药、消费品的,管你牛市再起—自然是熊市冠军,牛市垫底了。
尽管这么操作是有风险的,但比抓住行业轮动方便多了。但把握住“蹦基”的关键,除了跟踪它们在牛熊转换周期的排名外,就是看基金经理了。
03 谁是谁的“基金间谍”?
基金排名体系本身有缺陷吗?金奈尔告诉你。他是晨星基金研究主任及晨星网站“基金间谍”专栏多年来的撰稿人,被誉为基金界的“王牌大间谍”,没想他“间谍不成反被间”,披露晨星评级内幕后,倒成了其他排名体系的抨击对象。
现在中国官方认的基金排名体系就两个,一个是银河证券的中国基金业绩评价报告,还有一个就是晨星评级,一个土一个洋。
先说说洋,晨星可以说是国际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2003年2月从美国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主要按规模与成长价值属性对基金进行两维风格分析,差不多就是先三下五除二给基金分类,再根据不同时段的业绩进行评估。不过,已经有实证研究呈现,发现了一种矛盾现象—晨星评级与日后的基金业绩表现没有明确的关系,数据统计,容易出现平均作用带来的误差,结论是,基金长期排名更为精准。
国内的银河证券基金评价负责人是个像“永动机”一样的老头子,他们最大的特色是细致的基金分类方法,对混合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还能进行三级细分,其它则根据以往净值增长率进行综合评估,缺陷是基金分类过细会存在比较上的麻烦—你会将五颗黄豆分成五个类型么?另外,银河证券基金评级只立足于对单个基金的评价,所以如果你想构建基金投资组合的话,就不能找“永动机”了。
理柏尽管也是国际上知名的基金评级机构,但似乎总是在中国水土不服。他们最近拿出一个新的产品,即风险排名,从风险由高到低分为五级。但我很快就从他们的数据发现,中度风险的基金总是比较出众,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基金的波动率过大未必是好事,然而,波动率过低说明缺少主动获取业绩的能力。
历史不能代表过去,或许就是排名体系的最大悖论了,毕竟谁也不保证自己就是章鱼帝保罗。
04“老总式”排名更有趣
在众多杂志呈现的基金排名中,《巴伦周刊》总是做得兢兢业业。而中国的版本总是充满八卦色彩,倒也符合国情。
有个国内的基金行业杂志推出个榜单,说老总有官方背景的,或券商背景的,一般基金排名比较靠前。这家杂志作了一个老总基金业绩排行榜,得出一个结论,有官方背景的,在份额上处于领导地位,券商背景的,以业绩见长。
他们近期对最近三年和最近两年业绩排名处于前1/4的偏股型基金作过统计发现,券商老总业绩一直领先行业。满三年的偏股型基金共93只,排名前1/4的有23只。其中,券商老总所掌门的公司,达14只,占61%的绝对优势。“官方”老总和外资老总分别只有6只和3只。而满两年的偏股型基金共144只,排名前1/4的有36只。券商老总掌门的公司,占了19只,占比53%,优势无法撼动。而官方老总管理的基金有10只,比三年期基金增加4只,外资老总管理的则有5只,增加了2只。
无论是运作满三年还是满两年的基金,排名前1/4总是券商老总管理的数量最多,均超过半数,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券商老总在创造业绩方面的强劲实力。
包括近两年最“红”的公司华夏基金,老总就出身于华夏证券,是典型的券商背景老总。如果这个成立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闭着眼睛选择券商出身的老总的基金呢?
还有一些另类指标可以作排名,如回购额—这个实际指的是操控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否持有自己操作的基金,不回购的基金很可能不是好基金。还有,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对投资收益很重要。还有开支比例,人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彩票能否中奖,但高费用基金就是基金公司的免费彩票。收益数据、风险与策略、优秀经理人的特征—至今没看到有哪个基金排名里有这些玩意儿。
在晨星评级的首页,有个“我是这样选基金的”七步帖居高不下,我发现,高手们的看法总是有那么多异曲同工之妙:
1 首先根据预期收益率、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基金类型;
2 类型当中收益排在前三分之一基金备选;
3 基金类型中的2号基金,成立日期一年以内的基金,规模超过100亿的都剔除;
4 按风险程度排名取低风险的二分之一基金
5 多基金经理管理、申购赎回费用低、有后端申购费、公司股东实力雄厚的优先选取;
6 各评级机构的星星参考;
7 通过以上几步就可以选定一个非常小的基金范围,没有大的波动就长期持有。
国外非专业人士几乎从来不关注基金排名,买基金也就像刷牙洗脸一样简单。他们爱好“耶鲁式”的投资组合—这是个注重投资周期的长期基金组合。伟大的股票操盘手利维摩也说过,“冒险得到的钱只作短暂的停留便匆匆离去”。
http://www.jingxigui.com/n/80399.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063.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69.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