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产品数量总额都在减少还有这些新特征

Lisa 0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产品数量、总额都在减少还有这些新特征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了!

数据显示,相较于此前数年持续的“理财热”,2019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均显著减少。其中,总规模同比较少24%至1.36万亿元,购买的总产品数量减少了18%。

整体来看,“降温”的背后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保本型产品减少,二是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三是部分上市公司资金面较为紧张,“无钱理财”。

规模、数量双降

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1158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各类理财产品20788个,规模合计1.36万亿元,三项数据分别同比下降12%、18%和24%。

这也是自2011年首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以来,首次出现三项数据下滑的情形。在这之前,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规模均连年快速增长。

整体来看,2019年共有5家上市公司理财认购规模超过200亿元,分别为养元饮品、江苏国泰、渤海轮渡、恒瑞医药、海螺水泥。其中,养元饮品、江苏国泰2019年认购理财金额均为220亿元左右。而在2018年,单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最高达583亿元、49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市公司理财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尤其是在具体的理财产品选择上:结构性存款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选择。

以养元饮品为例,公司全年认购的225亿元理财产品中,有84亿元为结构性存款。江苏国泰更是认购了超过184亿元结构性存款,占全年理财认购金额的83%。

事实上,结构性存款备受上市公司青睐,主要是其被视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的保本理财替代品。对银行而言,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可以缓解负债端压力,对客户而言,虽然没有了保本理财,但仍然有这样一个相对安全又高收益的投资选择。

其结果是,结构性存款迎来爆发式增长,总规模甚至突破10万亿元。不过,“野蛮生长”的背后,部分银行结构性粗狂运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随之产生,部分地方监管由此开始出手整顿。

10月中旬,银保监会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剑指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

市场分析认为,此次发布的规定将使结构性存款更加规范化,也将使得不规范的结构性存款规模继续压减。

除结构性存款外,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认购净值型理财产品,但基于自身闲置资金的保本需求,占比一般不高。此外,还有个别上市公司选择通过国债逆回购进行理财。

譬如,全年认购理财产品规模达218.3亿元的渤海轮渡,2019年就累计操作了近199亿元的1天、7天国债逆回购。

“理财热”降温的背后

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与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有直接关系,该指引适度放宽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范围。

而在该指引发布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只限于公司自有的闲置资金,不能使用募集资金。也正是在2012年之后,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金额才迎来爆发式增长。

事实上,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被视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通行做法,苹果、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占总资产的比重也曾超过50%。

而2019年A股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究其原因包括三点:

一是,部分上市公司资金面紧张。对于处于衰退期的行业而言,不排除因资金紧张,将此前的闲置理财资金用以维持经营,或谋求转型;对于处于增长期的行业而言,也意味着闲置资金可以用于扩大生产。

二是,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受2019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走低,从年初的4.36%左右下降至4%。

普益标准认为,长期来看,银行产品收益将继续呈现下滑趋势;从投资端分析,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推动下,各类资产收益走低,资产端无法长期支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提高。

三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加快净值化转型,保本型产品陆续下架。而上市公司的理财资金对安全性颇为看重,因此大量流向了具有保本特性的结构性存款。

不过2019年10月以来,受监管强化影响,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大幅降低,几乎等同于同期存款利率。

山大研究生复试时间

货币虚拟交易赚钱是真的吗 卖虚拟资料赚钱

目标收益计划

股市融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