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财政政策多一点还是货币政策多一点
应对疫情财政政策多一点还是货币政策多一点?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境外疫情扩散蔓延,业界关于宏观政策如何施力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免有人会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比较,试图说明哪项政策应对疫情更有效。那么,到底是该财政政策多一点还是货币政策多一点?最近在线举行的“北大光华疫情时期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几位大咖的说法可以略作参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系教授刘俏认为,当前应该发挥财政政策的主导作用,聚焦两个领域:一是中小微企业,建议继续给中小企业减费降税,尤其是降低所得税。第二是消费,提升消费能力,将收入分配向个人和家庭倾斜;建议直接给低收入群体和疫区民众发放消费券或者是现金,也可将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从5000元再次调到6000元。此外,备受关注的“新基建”,可以围绕民生,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结构性破题,去寻找项目储备。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宏观政策范式,进一步明确宏观政策的定位和实施的重点领域,以更大的力度出台正确的政策,应对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一轮经济政策的逻辑应该与过往不同――其侧重应该放置在对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方面。”刘俏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表示,疫情冲击下,各国纷纷出台宽松货币政策稳定市场。相比之下,我国央行保持了较强的政策定力。当前,市场非常期待央行出大招。其实央行在投放流动性上并不吝啬,由于我国防疫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以我为主”保持独立,未来仍会按既有步骤适度降低MLF和LPR利率,更注重精准滴灌。
“此举不仅贴合我国经济形势与防疫节奏,也有利于维持中美利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颜色进一步解释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仍会按照既定步骤进行降息,但不会受全球降息潮影响而急于出台政策。况且目前信贷不足的问题并不是央行未提供充足流动性,而是经济基本面受疫情冲击,需求与供给尚未恢复,真实信贷需求不足。因此货币政策仍将坚持精准滴灌定向调控,从而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是说,指望央行“出大招”可能不切实际。我们应该更寄希望于财政政策的加力、复工复产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的全面复苏。毕竟,没有真实信贷需求的货币宽松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看来,当前的政策风险在于,大家倾向于用2003年的SARS作为参照,这有低估经济风险以及疫情带来的各种次生灾害的风险,将导致政策力度不够。
陈玉宇表示,货币政策要进一步为深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流动性,关键在于两点:降低利率,以及让信贷可得性增强。财政政策的重点则有三点:一是加大对应对疫情和卫生领域内的大量采购与投资,夯实长远的卫生健康体系的能力建设;二是短期减免税收,补贴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三是面向长远的基础建设计划,即新基建,既要融合新的技术,还要着重于社会公共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对地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要抓紧梳理分析,及时加以解决,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