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人机协作超越机器换人成为制造业的潮流代名词

Aidan 0

人机协作超越机器换人成为制造业的潮流代名词

2018-12-24 14:08:27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2018年是机器人持续高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国内外机器人竞相扩产、资本持续注入、企业补贴引人注目、行业政策逐渐完善让人眼花缭乱,整体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让ofweek机器人网小编来带领大家一起来挖掘2018年机器人行业的十大热词。

一、机器视觉

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已迈入高速发展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来临,自动化需求凸显的制造业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也会随之剧增。未来,机器视觉将会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无论是产业急需升级转型、对高精度产品的严要求的工业生产制造领域,还是机器视觉技术要求更加严苛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消费领域,机器视觉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走向智能化的必经之路,工业4.0、智能制造等政策环境将机器视觉注入国家战略的核心部分。

二、人机协作

人工智能时代,世界会是这样的一幅图景?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机器人抢人的饭碗” ,人类和机器人会是未来的竞争对手,机器人有朝一日统治世界。根据一些深度研究表明,这种担心多半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未来更会是一个“人机协作”的时代,“人机协作”已经带来并将继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体验。把人的智能和机器人的高效率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作业;简单来说就是“人”直接用“手”来操作机器人。

人机协作机器人确保了人和机器人之间无需防护栏可安全合作,也可以不限定地点和任务灵活地应用。通过这种方案,员工可以根据要求的件数在不同的生产位置和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所需数量的机器人。

三、人工智能

作为第三个大时代的变革核心,近几年人工智能界经历爆炸性的增长,人工智能正化于无形,成为数据、服务、产品接入人类生活的重要入口。人工智能发展条件的成熟同时催生了大量人工智能创业企业,也引爆了周边行业的急速发展。

根据venturescanner统计,截止2018年11月,人工智能公司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从1485家增长到了2353家,在划分的13个细分行业,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通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通用)、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应用)、手势控制、虚拟私人助手、智能机器人、视频内容识别、内容感知计算、语音识别、推荐引擎、语音到语音翻译13个细分行业。其中深度/机器学习(应用)分类以约866家企业的数量遥遥领先。

四、并联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英文名为parallel mechanism,简称pm,可以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

2012年随着delta并联机器人专利解禁,我国并联机器人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技术研发和市场积累,中国市场对并联机器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空前提高。

并联机器人因其独特的高速特性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里展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每分钟上百次的拾放速度,基于delta三角形原理的高稳定性,目前中国机器人市场每年增幅在30%左右,但并联市场的总体增幅达到100%。

因并联机器人的广泛适用性,3c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设备也要随之调整,日化、食品等行业伴随着消费升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机器换人的需求也在稳步增加,都为并联机器人释放了大量的市场需求。

五、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的新兴领域,高度融合智能、传感、网络、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相结合,为促进生活智慧化、推动产业转型提供了突破口,引领服务模式实现“互联网+”变革。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升温,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近年取得长足发展。

服务机器人领域相关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将趋于成熟,国内服务机器人商业化推广的难度将大大降低,同时政策的扶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大力布局,将加速服务机器人在巨大的家庭和个人消费级市场推广运用。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直接面向家庭/个人提供服务,服务机器人产业就陆续成型了。服务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尚处于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

六、纳米机器人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布罗克大学的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用于医疗的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快地识别结核病耐药性。另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用于环保的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悬浮在液体或空气中探测环境。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产生了纳米机器人技术。纳米机器人涉及分子仿生学和电子控制技术的范围,以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来设计研制出可对纳米空间级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研发出能操控生物分子的纳米级结构,突破了传统机器结构的限制。

纳米机器人的研发已成为当今科技的前沿热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备受世人瞩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相关的战略性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机器人战略高地。目前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属于第一代,是生物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有机结合体;第二代纳米机器人是直接把原子或分子装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尺度(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分子装置;第三代纳米机器人将包含有纳米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进行人机对话的智能装置。

七、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种类中应用落地最早、规模最大的方向,在过去几年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也从汽车工业延伸到电子工业、金属、化工、塑胶和食品,逐渐向消费领域渗透。机器人也变得越来越智能,人工智能机器人、渐协作机器人、人机共融,新鲜词汇层出不穷,新的技术突破、新型产品面世,工业机器人进入空前繁荣发展。

2017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增长20.3%,预计2018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新的增长点有望攀升。而工业机器人2017年的生产量超过13万台,较上年增长68.1%,且目前正趋向于高速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中小企业的总体基业在——五大行业八大工艺,其中,3c、汽配、医疗、食品、新能源为潜力较大的五大行业。相关数据表明,国内61%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从国内制造业的总体趋势上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更依赖于爆发性的行业,例如3c行业上机器人的需求。

八、医疗机器人

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台手术机器人诞生到如今风投正盛的“达芬奇”,虽然医疗机器人在最近几十年才开始被使用,但他们的存在感正在急剧加强。根据波士顿咨询的预计,现在每年医疗机器人的营收是4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14亿美元。这其中最知名的医用机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在2014年的营收就达到了21亿美元。而得益于医用机器人的快速增长,未来商业机器人会取代军用机器人,成为第二大机器人市场,市值达到170亿美元。

随着ai+医疗的进一步融合、深入,适用于细分医疗领域的ai辅助技术也在不断加强。医疗机器人将不再是简单的科技辅助,而是成为治疗环节的一部分,它们的角色开始转为“医组成员”,它们会测量患者的脉搏、扫描生命体征、阅读病例记录甚至进行手术。

九、仿生机器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仿生学开始了如日中天的发展,生物系统为新技术的开辟打开了更多的思路,因此从那个年代起,很多产品开始融入生物系统这一设计思想,也带起了一波技术浪潮。

谈到仿生机器人,绕不开的就是festo(费斯托)的机器人蜘蛛和袋鼠机器人、波士顿动力的大小狗、日本研发的acm-r5h机械蛇、以及如鱼形机器人、大象机器人、蚂蚁机器人、机械臂等都是能让人们眼前一亮的仿生机器人产品。

仿生机器人的发展依赖于仿生学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通过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让机器人在更多的场景中发挥出价值。举个仿生学的案例来说,苍蝇的复眼由4000个小眼组成,能看清几乎360°范围内的物体。这众多的小眼有独立的光学系统和通向大脑的神经,既协同又独立。科学家也曾受此启发,研发出蝇眼照相机,用来复制计算机的显微电路。

目前仿生机器人的发展还面临很多未能攻克的难关,仿生机器人的用途大致分为服务和军工,虽然民用级产品少之又少,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未来仿生机器人势必会走入大众视野。就好似从前的磁悬浮技术最早用于军工领域,而现今在一些消费产品上也能看到该技术的身影。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细分领域机器人的应用落地,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重,未来必然将会是一个市场份额难以量化的大风口。

十、中国制造2025

多方发力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是今年中国工信工作的一大亮点。

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需完成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

无线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服务

无线动作捕捉技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