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2收官谁是今年的最强指数基金研究院
引言
2022,一言难尽的黑天鹅灰犀牛联袂登场的年份,马上就要过去了。
2022股市正式收官,本周A股各大指数悉数收红,全年各指数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
主流指数表现
主流指数表现如下:
数据来自wind,截止20221230;指数表现不代表个股收益,历史数据不带表未来
回顾2022全年,在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下,全球股市哀嚎遍野。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5.1%,创业板指全年下跌近30%,纳斯达克指数全年下跌33%,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5.5%。
A股各行业表现如下:
数据来自wind,截止20221230;指数表现不代表个股收益,历史数据不带表未来
回顾2022全年,中信一级行业中煤炭行业一马当先,受益于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全年涨幅17.5%;受全球产业周期下行影响,电子行业跌幅最大,全年下跌-35.7%。
★
汇率和跨境ETF基金
汇率表现:
数据来自wind,截止20221230;指数表现不代表个股收益,历史数据不带表未来
强势美元环境下,其它主流货币兑美元均有不同幅度的贬值。人民币汇率总体表现稳定,但全年相对美元贬值幅度9.24%。美元计价视角下,今年我国GDP和美国差距将有所扩大。
表现最好的宽基指数ETF:
受汇率波动带来的近10%的收益增厚,2022全年宽基指数表现最好的宽基指数ETF可能是恒生指数ETF,几只主要的恒生ETF基金全年跌幅小于6%,或成为2022表现最亮眼的宽基指数基金。(
数据来自wind,截止20221230;指数表现不代表个股收益,历史数据不带表未来)
★
回顾和展望
回顾2018年至2022年这5年,似乎正好是一轮完整的周期。
2018年内有去杠杆的压力,外有贸易战的压力,股市几乎整整下跌了一整年。
2019年,经济在2018年持续利好政策的推动下,终于产生了效果,市场走出了牛市气象,以5G和国产替代为主线,全年科技表现强势。
2020年,疫情冲击下全球流动性泛滥,消费医药为代表的大盘成长股最为受益,全年茅指数领涨,基金牛市!
2021年,牛市转震荡市,茅指数不断调整的同时,新能源一枝独秀,能源股崭露头角。
2022年,俄乌冲突、美国加息、疫情反复,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冲击着资本市场,市场艰难不堪回首。
展望2023年,我们大可以更乐观一些,乌云正逐渐散去,曙光即将迎面而来。
疫情方面,参考海外经验,放开后的冲击高峰大概率出现在明年年初,随后便会逐步回落,投资者风险偏好也将大概率有所回升。
国际局势方面,中国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全球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水平显著高于美国,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的前景将更光明。
美联储利率方面,美国快速加息的进程已经结束,美国长债利率水平已经探明顶部,回落只是时间问题,即使美联储明年不快速转向,利率对股市估值的影响也不再成为市场的主要矛盾。
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和“提振内需”作为明年经济的重中之重,明年大概率会有大量政策持续出台。
从经济周期角度上看,2023年中国处于经济基本面的底部向上的态势,
复苏初期利好股市,A股大概率会有较好的表现,期待2023!祝账户长红!
选好产品,到中信建投!
刘辰琛 执业证书编号:S1440619120040
定投专门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公司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详情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