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推荐】2022年财险公司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平安13人的保险公司

XiaoMing 0

其实,分析一家保险公司,

单看保费或者单看利润

,难免稍显片面。

为综合去看一家险企的经营情况,我们从风险、盈利、发展、规模等方面,选取了6项指标,自2016年推出《“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至今已经连续发布四十七期。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2年二季度开始,我们增加了衡量险企服务能力的指标,详见本文第5节。

所以,每季度我们就需要等监管公布该指标之后才能计算新的竞争力得分,再加上,2022年长安责任等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延后。

这就导致竞争力排行榜的发布,要比以前晚2-3个月的时间,在这里,我们要向那些每个季度结束之后就期盼竞争力排名结果的粉丝,说声抱歉!

“保费增速”、“ROE”、“总资产”

“实际资本”、“投诉率”、“偿付能力充足率”

六个方面

看险企综合实力

谁家竞争力最强

1

2022年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Top30

注:本次榜单仅包括60家公司,具体原因详见本文第5节。

前十的竞争实力,究竟如何?

虽然,大家在看每期竞争力排名榜的时候,可能更关注的是排名结果。

但是,这个结果只是根据“13精”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理念,选取可获取的相应指标进行的评价,并不能做到“又全又好”。

比如,大家仔细看上图TOP10的各项指标数据和排名情况,会发现各家公司间有较大差异。

以老三家为例,凭借其在车险市场上的绝对竞争优势,2022年实现规模和利润的双升,人太平齐聚竞争力排名榜TOP3。

但是,具体去看,三家公司在规模、险种等方面的经营也还有各自的优势,比如,太保的非车险增速等。

所以,大家在看排名榜的时候,还是要重点看看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差异,详见后文。

2

太保第一,平安和人保第二

英大、国寿财等,位列TOP10

太保财险:连续5年排名第一,保费增速持续超市场,综合成本率和盈利能力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太保财险,已经连续五年,位列“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TOP1,这说明近五年,其在规模与效益两方面的发展都不错。

从保费增速看,从2018年至2022年,太保财险已经连续5年保费增速跑赢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而且,除2021年因车险综改因素影响增速较低外,其余4年增速都在10%以上。

这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较早布局非车发展,使得其在行业加速向非车险转型时,抢先抓住机遇。

以2022年为例,太保的非车险增速高达19%,其中,责任险和健康险的增速都在40%左右。

再加上,太保的车险业务保费增速也超市场,详见上图。

因此,在非车险和车险齐拉动下,2022年太保财险成为老三家中保费增速最快的公司。

从效益端看,综合成本率下降至97%,投资收益率保持稳定为5%。

在承保和投资的双轮驱动下,太保财险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6.7%,也是老三家中最高。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并列第二:人保效益高,平安增速快!

这几年,财险业马太效应越发凸显,“老三家”保费↑利润↑,头部地位越发稳固。

因此,这三家公司,已经连续多期稳居“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TOP3。

2022年,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更是并列第二!

从规模端看,平安产险的增速高于人保财险,其中,非车险(含意健险)的增速,平安为19%,人保为11%。

从效益端看,人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显著低于平安产险,投资收益率也要比平安高。

凭借承保和投资两端的较好表现,人保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9%,高于平安的9.6%。

总的来看,在人保和平安并列第二的背后,人保更具规模和效益优势,平安更具发展优势。

其实,熟悉财险业的大家,应该知道平安产险的盈利历来不错,去年之所以成本率大幅上升,主要还是受保证险业务拖累,如果剔除保证险,roe会超17%。

英大和鼎和,分列第四和第五,国寿财、阳光财,排名TOP10!

如前文所说,在财险业加速向非车转型过程中,老三家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竞争优势越发突出。

同时,财险业的格局也有些微妙变化...

比如,以往所说的百亿险企第二梯队,大多是车险业务为主,现在已经开始有非车险业务为主的公司挤进来。

这一点,从“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top10中,有多家非车险业务为主的公司也能看出来。

其中,英大财产,鼎和财产,国寿财产、中华联合等,依次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除国寿财的车险业务占比仍高于60%外,其他三家公司都是非车险业务为主,占比在60%左右。

由此可见,竞争力TOP4-TOP10的公司中,粗略能划分为两类。

以英大和鼎和为代表,两家电网系险企,在股东业务的支持下,非车险保费快速增长,成本率也具有一定优势。

以国寿、阳光等为代表的老牌险企,仍旧是以车险业务为主,承保端保持盈亏平衡,盈利能力稳健。

3

财险业马太效应突出

中小险企规模和效益均承压

行业向非车转型,中小险企更艰难...

近年来,行业的马太效应仍旧突出,头部公司在规模和效益方面表现,都要优于行业。

如上图所示,规模越大的公司不仅增速比行业高,盈利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至于,50亿规模公司,在效益方面,超越百亿规模险企的原因,一是大地财产2022年亏损较多,二是鼎和、华泰、国元等50亿规模险企去年盈利都不错。

反观,对于中小险企而言,车险方面规模小成本率难控,一旦遇上像2022年一样的资本市场波动,投资收益为负的话,更容易导致公司亏损。

比如,泰山财险、长安责任、浙商财产等。

行业均值及中位数

另外,“13精”在整理竞争力排名榜的时候,还对行业整体的ROE和保费增速等指标,进行了均值和中位数的计算,以便大家按照自己公司的相应指标与之对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行业均值和中位数等数据,都是依据当期纳入竞争力排名的公司数据整理而成。

这也是为何前文分规模的保费增速中,其他险企的增速与我们单独分析保费排名时相比较高的原因。

看看你家的指标情况

是跑赢了均值?

还是跑赢了中位数?

4

保费增速、ROE、总资产

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诉率等排名

5

“13精”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13精”综合竞争力规则,修改啦!

截止目前,“13精”竞争力报告已经推出四十七期,感谢粉丝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们一直走到今天。

也感谢业内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不断完善。从第一期开始到现在,我们不断改进指标设计和权重。

2020年,调整财务杠杆评分规则,对超过行业杠杆水平2倍的公司,考虑扣减部分分数,因为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

2021年,提高了偿付能力充足率门槛,增加了净资产变化额,用以捕捉财险公司投资的浮盈浮亏。

2022年,根据我们整理的数据,以及粉丝们和业内专家的建议,再次完善指标和权重。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降低保费指标的赋分差距。近年来,保险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些险企积极调整优化考核机制,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

鉴于此,我们也调整了保费指标赋分差距。具体规则是将保费增速等分成10组,每组差距1分。

第二,删除了杠杆指标。我们曾经对这个指标做过完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够全面。

我们之前曾经做的一个研究显示,杠杆过低和过高都不好。杠杆太低,说明没有享受行业商业模式红利,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因此,对于超过行业杠杆均值2倍的公司,统一赋予行业中位数。

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粉丝和业内专家跟我们反馈,这个指标可能会使得一些潜在风险较高的公司获益。

因此,我们将暂时删除这个指标,然而,对于最优杠杆区间这个问题,我们将继续保持探索。

第三,补充服务能力指标。

近年来,很多险企都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合规经营、质量效益的考核要求。为顺应这种趋势,我们补充了投诉率指标,作为险企服务能力的替代变量。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体系

①指标:最简洁易懂,也最客观透明

保费增长率

代表发展;

ROE

代表盈利;

偿付能力充足率

代表风险;

实际资本

代表损失吸收能力;

总资产

代表规模;

投诉率

代表服务能力;

②频率:季度

我们的推出频率为季度,而其他公司都为年度,我们的频率更高,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的以季度指标为参考指标的排名。

③指标口径及释义

总得分=∑各项指标得分×权重,再以合计分数转化为百分制,得出“13精”综合竞争力最终得分。

保费增长率=本季度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上年同期保险业务收入×100%;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方法

①指标构成及分值

指标

得分区间

权重

保费增长率

(保险业务收入)

【1-10】

100%

ROE

【1-MAX】

100%

实际资本

【1-MAX】

100%

总资产

【1-MAX】

10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1-40】

100%

亿元保费投诉量

【1-MAX】

100%

注:MAX为所有参与排名公司的数量

小编的小小说明:

后台总是有人留言问,为什么百分制第一名的公司却不是100分?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小编有跟主编探讨,第一名换成百分并不是问题,平滑一下就可以了。

最终没有选择平滑,是希望维持一个横向、纵向都可比的得分。

eg:

这么说,好比高考一样,假设只有语数外三科,各科满分100分,总分就是300分。

如果,你三科成绩都是100分,那么,总分就是300分,当然也就是高考满分状元,也是最高分。

但是,如果你任何一科没有得满分,比如英语90分,说明你在这门课上还是有短板,总分汇总不够300分,自然也不能是高考满分状元。

②指标评分规则

ROE、总资产、实际资本,按照排名由低到高,依次赋予1分至最高分。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以下得0分,100%-120%得10,120%-150%得20,150%以上得得30,200%以上得40分。

保费增长率,等分10组,由低到高,依次赋予1分至10分。

亿元保费投诉量,按照排名由多到少,依次赋予1分至最高分。

③本次评价机构

由于自保和外资等公司,部分季度并没有投诉,无法汇总累计投诉率等数据,因此,本榜单中未包含这些公司的数据。

一些规模大幅负增长的险企由于不能汇总投诉量,并未纳入当期排名,比如,中石油专属、久隆财产、太平科技、东京海上、三井住友等。

而且,安心财险尚未披露年报,安达正处于业务转让阶段也未披露,详见《易安更名比亚迪财险!安达保险即将注销!一个时代的结束,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此外,原安邦系公司和接管到期的易安财险、天安财险等,一直处于风险处置期,已经多年不披露年报,也不包含在内。

详见《与安邦的结束接管不同!一批职业经理人获批“掌舵”,华夏、天安寿、天安财、易安,破产重整,资产包转让,陆续进入下一阶段》。

④数据来源

所有排名榜计算数据,取自2022年各家公司年度报告,公司报表口径,其他成本率等数据取自2022年偿报。

高端光学测量仪器

ogp投影仪

ogp测量仪测高度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