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潮汕做铝合金门窗的公司
文章目录:
1、解阜里——番禺第一高知家庭祖居地,如今也要改造了2、中心风力17级“摩羯”再升级,或成广东十年来最强台风3、年收入超600亿江西的这个县城,为何能垄断全国70%铝型材市场?
解阜里——番禺第一高知家庭祖居地,如今也要改造了
上一期,我们探访了番禺区南村镇文脉蓼涌地带第一片历史文化街区——永宁里。这一期,我们走进文脉蓼涌地带的另一个故事:罗边村解阜里与这片土地上的书香。
罗边村解阜里曾为番禺区第一高知家庭罗镜泉家族的祖居地。如今,这条旧巷尚保存着十多间镬耳青砖大屋,遍地麻石,还有一座座老街巷门楼,红石门楼、白石门楼,福安里、嘉令巷,它们安静伫立在那里,讲述着曾属于这里的繁荣与荣光。
据统计,罗镜泉儿孙两代共有65名大学生,其中33人在美、英、法、日等国外有名大学毕业,13人获硕士或博士学位。更可贵的是,罗氏还在全广州首倡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罗家女儿成就也不让男丁,罗家女儿也有杰出人物。
近日,记者深入罗边村,寻访解阜里,听村里老人讲述属于罗边村和解阜里的故事。
寻访解阜里:
番禺第一高知家庭 就曾住在这里
解阜里在哪里?每一个罗边人都很熟悉,因为这是他们村子的荣光——解阜里为番禺第一高知家庭罗镜泉家族的祖居地,他一家两代出了65名大学生,当中有中国第二届公费保送的留学生、击落敌机6架的抗日空军名将、我国第一代甘蔗机械制糖业专家,还有开创中国自制钟表业先河的工商人才等等。
“解阜”出于舜帝《南风歌》,据《史记》乐书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歌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解阜大概是“解愠阜财”之意,指民生富足安详之意,意为做官者要为百姓排忧解难,减轻百姓负担,增加百姓收入,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在村人的指引下,记者从罗边村村委会旁一条小巷进入,很快就找到了解阜里门楼,门楼并不张扬,黄色琉璃瓦,檐下挂着两个有些破旧的红灯笼。一处碑记显示,该门楼为1993年重建的,这次修缮还包括了整个解阜里直巷整路、水渠修复等。
广府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副研究员朱光文表示,罗边村有罗、梁、邬、黄四姓,罗姓为主,分为南约和北约两大居住区,大致对应罗边罗氏八世南房(怀逸)祖和北房(野闲)祖两大房系。北约以西北角坐东向西的野闲罗公祠为引领,南约以一列祠堂和侯王古庙为引领,均为典型的广府村落梳式布局形态。南约现存的主要历史建筑整体分为两组,西部一组以广肇罗公祠为引领,主要分布在红石门楼巷和白石门楼巷两侧,东部组团以育清罗公祠和侯王古庙为引领,座北向南主要分布在吉安里两侧。其中,解阜里历史街区座东北向西南,全长约118米,传统建筑占地面积约4362平方米,街区依高地而建,排列整齐,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是番禺地区现存位数不多的广府三间两廊镬耳大屋古民居群。
已侨居澳大利亚的南村镇罗边村罗汉强先生今年83岁了,这几天,他恰好回乡暂住。老人是解放后罗边村走出去的最早一批大学生之一,罗边村和很多解阜里的很多历史故事都装在他的记忆中。
“我小时候就在白石门楼巷5号居住,那时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巷子里有一座镬耳青砖大屋有三层高,是全村的最高点,由于屋高巷窄,阳光照射不到,巷子里很阴凉。”罗汉强说。
为何一条街巷里却藏着白石门楼和红石门楼两座不同颜色的门楼?罗汉强老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这片街区太大巷子太密,不熟悉的人走进来像进了一个小迷宫,为了区分,所以门楼分别用白色麻石、红砂岩建成,并命名为白石门楼、红石门楼。在罗汉强先生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两座门楼,门楼石材已有些斑驳,门楼顶上也生了杂草。
朱光文告诉记者,解阜里现存的广府传统民居,多以红砂岩(多为产于番禺莲花山的砺石)或花岗岩(麻石)勒脚,青砖砌筑,大部分基础保存完好,侧门为矮脚门、趟栊、木板大门的“三件头”、主体布局为三间两廊,建筑造型上是镬耳风火山墙(部分改建)。传统民居内部的“三件头”和现存的红石门楼巷和白石门楼巷、解阜里巷门,以及罗边原有的村墙、水塘一起构成严密的防御系统。
解阜里红、白石门楼历史街区镬耳大屋群 朱光文摄
一栋两层青砖大屋 月租金仅需两三百元
罗汉强告诉记者,随着后人外出读书谋生,如今住在解阜里的罗镜泉家族后人几乎没有了,他们现在不少都旅居海外。
记者敲开了解阜里白石门楼13号一座青砖大屋的大门,开门者是一位中年阿姨,它和丈夫在此租住了十多年。他们来自潮汕地区,是在附近做早餐生意的务工者,这位阿姨告诉记者,整座大屋每月租金仅两三百块钱。
记者进屋抬头看到,大屋木梁很是粗壮,墙体底部都是大块麻石砌筑,墙体很厚实,“住了这么多年,屋子没有怎么维修过,一点也不漏雨,在炎热的夏天大屋内很凉快,就是冬天有一点点进风。”阿姨笑着说。记者看到,这对租住者将大屋天井部分改造为厨房,旁边桌椅上放着一盆鲜红的辣椒,这里成为了他们谋生的地方。
走出大屋,记者辗转来到红石门楼巷11号,眼前的大屋就是罗汉强老人所说的全村最高建筑,一座三层的镬耳青砖大屋,大屋墙体底部采用的是红砂岩砌筑,大屋大门紧锁,敲门也无人应答。往前走,红石门楼巷3号一座青砖屋屋檐砖雕极为精美,不过大屋外观已被改变,主人将木窗拆掉,更换为铝合金窗户,在这条古旧巷子里,这点改动显得有点扎眼。
罗边广肇罗公祠及解阜里红、白石门楼历史街区镬耳大屋群 朱光文摄
家族故事:
12枚铜钱神奇起家 商户遍及八大商埠
每年缴交学费一项 就开支达数万两银子
据考证,罗氏家族是靠12枚铜钱起家的,是清末民初罗边一大家族。罗氏家族第一代的罗镜泉,祖籍番禺罗边村,生于清朝咸丰十一年。罗镜泉14岁那年携带家中长辈给的12枚铜钱闯荡广州城,从当学徒开始走上经商之路。
“罗镜泉很聪敏,很受老板赏识,也很快升职,积累了一定财富。”罗边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罗镜泉40岁时就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和海外,包括了广州、上海、汉口、天津等八大商埠,以及东南亚和南美秘鲁国设立商户,他们家族成为了南村一带富甲一方的大商贾。
罗镜泉还是成为教育兴家的典范。“罗镜泉很重视后代教育,还突破了男尊女卑的风气,提倡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所以,罗氏家族后人不仅男儿很有本事,女子也很有出息。”这位老人还告诉记者,罗边村的萝山学校就是罗镜泉带头捐建的。
从罗氏修整严谨的族谱里可查,其家训中清楚写着“无分男女,皆令其受良好教育”,这在当时极难能可贵。据《琬斋罗氏家谱》列名记载的其27名儿女中,就有25人大学毕业;11人出国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各1人;其余的因体弱多病影响,也都读完了中学。罗家光每年缴交学费一项,开支就达数万两银子之多。据罗家后人的初步统计,罗镜泉儿孙两代共有65名大学生,其中33人在美、英、法、日等国外有名大学毕业,13人获硕士或博士学位;有10人在当时国内唐山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当教授。
其长子罗英俊是广雅书院的高材生,光绪末年经过考试,他成为中国第二届公费保送留学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民初回国后,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后来先后任过胶济铁路、平绥铁路、正太铁路、粤汉铁路等历任机车厂厂长、总工程师。罗家的子孙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有10位在当时国民党空军中服役。他们转战祖国南北,抗击日寇,立下卓越战功,共获颁勋章100多枚。其中以抗日名将罗英德最为出名。
据广州史志丛书《民国广东将领志》所记载,罗英德大学毕业后,正值“九·一八”事变,他决意投笔从军,在抗日抗战和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大小战役280多次,战场遍及祖国和缅甸、印度、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直接击落敌机6架,战功卓越,先后受勋50多枚。
罗镜泉第13子罗英豪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当上中山大学教授。1935年,他参与了我国内地第一批大型机械化甘蔗糖厂——顺德糖厂建厂和市头糖厂扩建工作。在轻工部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历任制糖研究室工程师兼机电研究组长,主要负责小型压榨机和甘蔗连续渗出法新工艺设备研究开发,为发展新中国糖业作出贡献。
认识罗边村:
罗边这里曾有藤萝蓼蔓美景
从罗边村走出去的罗汉强,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感情,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认真誊写了有关罗边村的故事。罗边村与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只有一街之隔,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罗镜泉家族仅仅是她荣光的一部分。”
走出解阜里,罗汉强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更加宏观的罗边。“罗姓的先民是捕鸟者,从河南省罗山县萝山一带生活着一个以织网捕鸟的部落,这从罗姓的繁体字‘羅’上便可看到。”罗汉强说,罗边村建村840多年了,祖先是从河南迁到江门新会良溪村,后于南宋时期又迁移于此,安居乐业,繁衍至今。世居村民以罗姓为主,还有邬、黄、梁等姓氏。
“位于珠江口的罗边是个好地方,前临蓼涌,后依山岗丘陵,可谓有山有水。”罗汉强说,蓼涌是南村多个村落的母亲河,穿过罗边村、板桥村、市头村等。罗边村别名萝山,这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村边的藤萝蓼蔓植物景观,因蓼涌绕村而过,水边的蓼科植物与村后山岗蔓生着无数的攀援植物,构成了一道“藤萝蓼蔓”的植物景观,另外是指远在涌南的那一座萝山。
有条巷子叫“兄弟登科巷”
罗汉强先生说,“罗边罗氏家训共有12条,头两条是‘重教学、勤诵读’。”罗边是番禺地区乡村办学较早的村落之一,清末民初村内共有8间私塾。其中,清末民初的培兰书院,是罗边村和周边地区进行乡村基础教育的场所“上世纪40年代,我在村里读过三间私塾,然后才到萝山学校就读小学。罗边读书风气日浓,出了很多书香门第。”罗汉强说,村子还有一条巷子叫嘉令巷,又名“兄弟登科巷”,说的是一家两兄弟都登科中举的故事。
朱光文在其《地方精英、家族演变与乡村教育》一文中梳理和考证罗边《罗氏世谱》、《琬斋罗氏家谱》及番禺地方志认为,罗边的文化教育氛围是随着其宗族组织的发展、士绅阶层的兴起以及科举儒家教化的普及而逐渐走向繁荣的。明景泰间罗琛已考取解元(乡试举人第一名),任广西平乐推官,开启了罗族近500年乡村文化教育之先河。此后不断有族人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生活在顺治到乾隆年间的罗元隆,熟悉"催科之法"并影响了地方官府的决策,是闻名于时的地方经济学专家。其两个儿子罗瑞仲和罗瑞叔,先后在雍正十年(1726年)和雍正十三年(1735年),考取举人,被誉为“兄弟抡魁”。罗元隆家族原来住在罗边村北约的嘉会巷,为了表彰罗元隆教子有方,嘉奖瑞仲、瑞叔两兄弟,官府向他们颁发“兄弟登科”牌匾,并将其悬挂于嘉会巷门楣,以激励族中子弟努力读书考取功名。
朱光文考证,罗氏大宗祠(光裕堂)的修建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先是由罗元隆及其子罗瑞仲和罗瑞叔兄弟于清乾隆戊寅(1758年)、戊申(1788年)先后主持修建和增建,到同治元年壬戍年(1862年)重修族谱时重建,并利用祠堂的"边脚石"在一旁增建培兰书院。罗氏大宗祠(光裕堂)现仅存基础,培兰书院则保存完好,为清末建筑风格,是番禺现存少数几座清代家族书院之一。
朱光文研究认为,明清时期,除了广州城里的番禺县学宫等教育机构外,番禺乡村还有官府建立的社学(如罗边蓼溪社学)以及各家族、宗族在文人士绅的主持下兴办的家族书院、私塾等基层教育设施,这些设施多由家族宗族进行管理,从宗族的“蒸尝”中划出专项经费为教育提供支持,为子弟考取贡生、举人乃至进士,源源不断提供后备生源。除了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之外,经商也是明清时期以来罗边精英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名成利就的罗边人,除了回乡兴教助学,造福桑梓之外,还建造宅第,使罗边的村落规模逐步扩大,街巷不断延伸。到清末民初,解阜里及附近这片民居建筑群已成规模。
当时,罗边村由中部的小丘榄园把全村分为南约和北约,两条主街成十字贯通全村。“村里巷道纵横,一共有五座门楼,十几条巷子,每一个巷口都有对联,巷名也很有文化。”罗汉强说。罗汉强先生说,罗边村原有东南里、广南里、赓南里、福安里、吉安里、解阜里、临桂里、近朱里、纯照里等居住区,每个街巷的名字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如,赓南里寓意连续不断的紫气南来;临桂里,当时巷道里遍植桂花,故得此名。还有些用以警示村民的街巷名字,如近朱里源于“近朱者黑”,告诫村民谨慎交友;纯照里告诫村民要走光明之路,不能有私心杂念。
改造:
打造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蓼涌文旅小镇”
历史上,南村镇蓼涌地带成为番禺文化的重地,蓼涌也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底蕴和传统。当下,在广州南拓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南村镇蓼涌地带及周边地区地理区位越来越重要,这里即将建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项目,特别是在该片区即将推动大面积城中村改造情况下,如何保存蓼涌地带文化遗产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近日,传来一个好消息,与余荫山房一步之遥的罗边村即将迎来全面更新改造。罗边村更新改造展示厅里展示了未来罗边的改造规划。据了解,罗边村约有2000多亩土地,因建设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征地粤960亩,加上南大干线拟征地,剩下约1000多亩,全村人多地少,大部分用地还无法建设。
“再不改造,日后将无发展空间。”该村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村民居住环境差,房屋缺少规划,布局紧密杂乱,旧房老房居多,存在消防治安隐患。该人员还表示,目前,村内祠堂文物破旧不堪,缺乏有效保护。
改造中,罗边村将把村内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被列入其中。该更新改造展示板上写到,除了一众祠堂和培兰书院外,村内解阜里白石门街、红石门街等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通过本次旧村改造,重点文物育清罗公祠和培兰书院将会原址修缮,其他散落在旧村各处的宗祠历史建筑将集中迁建,与余荫山房呼应打造形成历史建筑合仿古建筑集聚区,继续传承罗边村传统文化。
针对整个蓼涌地带历史文化街区大片区的保护,今年番禺区两会期间,番禺区政协文体组、民盟番禺区委联名提交提案《建设南村“蓼涌文旅小镇”为“全域旅游”添彩》,朱光文是该提案的倡议者与执笔人。提案认为南村镇“蓼涌四村”片区文旅资源丰富,相对集中,具备开发利用优势,建议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魅力彰显的岭南文化示范区”为目标,与番禺区总体规划及北部片区规划、旧村改造相关规划相衔接,成片规划,分步打造,串珠成链,建设服务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和国际创新城等北部片区、独具民田区岭南水乡特色的“蓼涌文旅小镇”。
近期,建议以南村村、罗边村旧村改造为试点,以余荫山房和邬氏大宗祠古建筑群为核心,做好两村文化遗产的修复和活化利用,将余荫山房与罗边村之间的区域建成蓼涌文旅小镇游客集散中心。在南村村、罗边村改造中,实施“余荫山房—大塘边永宁里历史街区”及罗边村解阜里红白石门楼古民居群、广肇罗公祠、培兰书院、育清罗公祠、侯王古庙等历史建筑的保护(迁建)规划,将余荫山房向罗边村、旧镇政府片区和永宁里历史街区延展、拓展旅游区空间;做好邬氏大宗祠、南圃邬公祠古建筑群和蓼涌北岸“赉思堂”的保护规划,复建南圃邬公祠东侧的“外公祠”,并在邬氏大宗祠西北侧利用南山公园恢复原祠堂附属园林——西园的岭南园林,在西园和邬氏大宗祠临涌位置建设临涌码头。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肖桂来
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苏俊杰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王典
中心风力17级“摩羯”再升级,或成广东十年来最强台风
注意!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
已于昨夜加强为超强台风级
今晨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摩羯”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
外围云系已覆盖海南岛及广东沿海
台风“摩羯”5日05时位于深圳东南方约443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58米/秒),预计其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6日在海南万宁到阳江阳西一带沿海登陆。
目前深圳多云到阴天为主,有分散阵雨,气温28-30℃,风力逐渐加大,大鹏、盐田、罗湖最大阵风8级左右。
受台风“摩羯”影响,未来三天深圳降雨增多,高温天气缓解。深圳市气象台于今日07时40分解除全市陆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截至今晨07:18
广东已有66个台风预警信号生效
(7个黄色、33个蓝色、26个白色)
过去24小时内
台风“摩羯”就从强热带风暴
升级为超强台风!
据@深圳天气 昨日预测
“摩羯”超常发展
或成广东十年来最强台风!
广铁列车、水路
部分航线调整或停运
据广铁集团透露,为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广铁集团将对过海普速列车、湛江西站始发和终到列车、途经广茂线部分列车、环岛高铁列车采取调整运行区段、停运等措施。
截至9月4日16时,计划调整运行区段、停运列车信息如下:
? 9月5日到7日往海南岛过海列车计划调整运行区段,调整至广州白云站终到和始发。
? 9月6日到7日湛江西开往北京西、成都东、潮汕、汕头、长沙南、香港西九龙等方向的始发和终到列车,计划调整到广州南站终到和始发。
? 9月5日到7日广茂线部分旅客列车计划停运。
? 9月5日18点后到7日环岛高铁列车计划停运。
铁路部门后续将根据台风影响范围,动态调整列车运行秩序,提醒有出行需求的旅客密切关注。
9月4日至9月6日,深圳航运集团运营的部分水路航线将停航!
海南海口:全市范围内分批启动“六停”
海口美兰机场执飞航班或全部取消
海南省海口市防汛防风防旱指挥部消息,预计“摩羯”将对海口市造成严重影响,将出现15级以上大风,并伴有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决定自5日12时起在海口全市范围内分批启动“停课、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措施:
5日12时起,海口全市除承担民生保障类(供水、供电、燃气、通信、医疗等)、生活服务类(提供生活必需用品的商超、农贸市场等)单位和个人外,一律执行“六停”措施,取消各类聚集性活动。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全部开放供群众避风避险。5日12时起,海口全市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教学、线下培训和野外教学活动,妥善安置转移相关人员。5日12时起,海口全市旅游景区(点)、乡村民宿、公园、户外游乐场所等全部关闭停业。各旅行社停止一切旅游相关业务。水上旅游相关企业停止水上营业项目。禁止市民游客冒险到沿海沿江濒水等不安全地带顶风涉险。5日18时起,海口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停工,所有施工作业相关人员全部停止作业。全市除承担抢险救灾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任务的生产企业外,全部停工停产。除农贸市场、商超外,网吧、酒吧、商业步行街、餐饮场所、娱乐场所、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部停止运营。5日20时起,海口全市农贸市场、商超全部停止营业。5日22时起,海口全市出租车、网约车、公交和客运全部停运。对世纪大桥、江东过江隧道等桥梁隧道,根据台风情况适时实施交通管制,除应急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得上路。全市通航水域内禁止船舶航行和作业(海警、海事执法艇、抢险救灾船舶及经批准船舶除外),各类船舶要停放安全水域避风,撤离船上所有人员。
5日20时起至6日24时,各航空公司在海南控股旗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执飞的进出港航班预计全部取消。请各位旅客关注航空公司官方通知或及时联系航空公司获取航班最新动态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广东一地宣布:全市停课!
自4日20时00分起
湛江市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生效
湛江宣布:全市停课!
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当气象部门发布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可视为停课信号
生效期间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停课
目前
深圳全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广大市民朋友
请注意提前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如何应对台风天气?
? 台风来临时,要及时了解台风的动态,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取消一切露天活动,学校必要时停课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当台风登陆时尽量不要外出,应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避雨,如果在室外千万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伤。
? 处于危旧房屋及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群众应及时转移至安全地方。
? 降低高空坠物的可能。空调外挂悬空、高空设施要进行加固,并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
? 门窗要捆紧拴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
? 准备逃生应急物品。检查线路,准备手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准备一二日食物蔬菜,非必要时不要外出。
? 如果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一定要远离,更不能伸手触摸。
? 如果正在海上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依据能够获得的最新的台风信息,及时修正航行方向,迅速果断地避开台风。
请持续关注天气最新动态
出行注意安全
年收入超600亿江西的这个县城,为何能垄断全国70%铝型材市场?
江西不是“阿卡林省”,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三轮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这些,其实都是“江西制造”。
此外,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就连每家每户装修都需要用到的门窗、铝型材,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江西南昌城郊的小县城——安义县。
江西很擅长“无中生有”,即便本土并不生产原材料,可仍旧能够做到全国数一数二,被誉为“中国铝材之乡”、“中国门窗之乡”,却并不生产一块铝锭的安义县便是如此。
据新华社报道,安义目前人口超30万,其中有18万人都在从事铝型材生意。安义垄断了全国70%铝型材市场,而且还拥有全国10%的铝型材和门窗生产份额。
毫不夸张的讲,放眼全国,从铝型材、玻璃、配件,再到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断桥铝门窗等一条龙产业链里,一定能够看到安义人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卖出去10扇加工门窗和断桥铝,当中就有7扇是安义人卖的。
截至去年年底,安义仅是铝型材和门窗产业的收入就超过了600亿元,安义也得以成为全国第二、华东第一的铝型材产业基地。
在不生产铝锭的情况下,为什么安义人能够垄断中国70%的铝型材销售市场份额?
实际上,安义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这一行了。最早,安义人是走家串巷给人安装木门窗,偶然发现市面上开始流行铝合金门窗,于是多数安义人便开了夫妻店或兄弟店并批发铝型材。
安义人骨子里就能吃苦、胆子大、不服输,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尽管很辛苦,但是却没有人想要放弃。这一点,安义人和潮汕人很像。
此外,安义人即便是当了老板也会吃住在厂,每天都思考如何将生意做大。不仅如此,安义人还喜欢“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就这样,安义人做铝型材的群体越来越庞大。
实际上,安义人做生意厉害是有历史传承的。
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南昌州,又析龙安、永修、新吴三县”。
这里的“龙安”,其实就是指安义。当时,唐高祖李渊设立县治,现在安义县下辖的龙津镇就曾设有龙安驿,是早期江右商帮文化中心。从龙安改名为安义是在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改名后一直延续至今。
大家肯定经常听说徽商、晋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赣商也十分出名。赣商也被称为江右商帮,在明清时期赣商其实是和徽商、晋商呈三足鼎立之势的,且安义人就是赣商的主要力量,安义也有着“赣商故里”的美称。
不过,如果你对安义的印象只停留在“中国铝材之乡”和当地人会做生意的话就错了,因为安义其实还是联合国官方认证的“千年古县”。
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期间,拥有“江南第一古村群”之称的安义千年古村群还曾登上热搜。这里,其实就是赣商曾经辉煌的迹象。
安义古村最著名的就是一条蜿蜒的古石板路,它将罗田村、京台村、水南村连接在一起。
根据汉代史书记载,这条古道其实是一条古商道,最早的时候是汉代第一骑将灌婴为了运兵而专门开辟的通道,到了明清时期则成为了商贸驿道,这也让安义人成为了延续数百年之久的赣商传奇。
用一句话来表述安义人的精神,那肯定是“崇安重义,敢为人先”。延续千年的安义古县,其赣商精神并未丢失,如今正在铝型材市场行业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