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城的文化承扬路径--东平县州城街道文化建设侧记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李 娜 刘文红
1月8日,一场细雨飘洒在东平县州城街道的宋街上。巍峨雄伟的城门、长长的青石板路、白墙青瓦红窗的仿宋建筑都笼罩在濛濛细雨中,更显得古意氤氲。
州城始建于宋咸平三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通燕赵、南控江淮,风物繁华,商贾云集。宋元时期,这里是全国第三大城市,齐鲁第一大都会和军事重镇。
千年的岁月风雨侵蚀,曾让这座古城一再没落。而如今,文化建设让它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挖掘——寻找文化根脉
去年6月份,《州城镇志》付梓出版。对于一座千年古城来说,这部志书的修编无疑是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
负责此项工作的州城街道机关干部高峰对记者说,镇志最初的修编启动于1982年,历经33年,六易其稿。在编纂过程中,15名编写人员先后走访知情人1000余人次、抢救文史材料800余件,外发函调信600多件,查阅档案资料3000卷册。
“能让人们了解州城的历史,记住在这片热土中孕育出的灿烂文化和英贤才俊,并激励后人继续为它贡献聪明才智,是这部志书的价值所在。”谈起镇志的出版,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忠满含深情。
寻找历史文化的根脉,州城街道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记载上。
重建的北城门沿用了古称,名曰“拱极”,意为古人对北极星的崇拜。高大雄浑的城门下,是州城石刻博物馆。石刻博物馆建于2014年,面积5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州城历代石雕碑刻200余件。其中碑身最高、保存最好的一件碑刻是元代的十方报恩禅寺碑,它的发掘过程颇具意味。
高峰是这块碑的发掘者之一。在此之前,他查阅了有关史书和元代当时的古城地图,终于确认了碑被埋藏的大概地点。但石碑重见天日后,运输的过程却并不顺利。“群众怕我们是盗挖的,不让我们运走。”高峰说:“后来有派出所干警作保证,又把身份证做质押,群众这才信了我。”
这是文物发掘中的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州城街道的干部群众对文物发掘和保护的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更是渗透在古城的每个角落。
漫步在州城的大街小巷,永济桥、星落桥、署前街、文庙街、书院街……一个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名彰显着这座古城久远的辉煌。高峰告诉记者,虽然部分建筑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但州城街道在复建过程中仍然挖掘和沿用古名,保留古城街巷的回味。
保护——留住文化记忆
2015年的4月11日,州城街道南门村的杜广孝老人家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原来,今天是杜广孝开门纳徒的“大日子”。
年近七旬的杜广孝老人是东平杜氏泥塑的第四代传人。杜氏泥塑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始于清代,已有百年历史,却曾经一度面临失传。“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泥塑是慢工出细活,又不赚钱,所以没人愿意学。”杜广孝说。
东平县的文化宣传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鼓励杜广孝将泥塑和当地的水浒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水浒一百零八将形象,拿到旅游景点和文展会上出售。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吸引了很多游客,杜氏泥塑不仅名气更响,也有了不错的经济收益。现在,对此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更是主动拜师学艺。
在州城,像这样的老手艺、老字号不胜枚举。东平粥、东平糟鱼、杨家扁食、莲子彩绘、州城剪纸等均有长达三四百年的历史。仅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州城街道就多达7项。
为了留住这些“文化符号”,近年来,东平县结合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保留其特色的同时,将其打造成精美的商品,帮助非遗产品升级,不仅让非遗产品声名远扬,更实现了其经济价值。
发展——彰显文化价值
早在2009年,东平县便开始对州城进行古城开发建设,十里宋街便是首个启动项目。它全长5000多米,重建和修缮了北城门及部分城墙、龙门连跃牌坊、父子状元牌坊、槐仙亭、清真寺等古迹名胜,沿街建筑均是按宋代风格建设而成。
州城街道采取招商引资、奖励性政策等方式,吸引特色商户进驻宋街。如今,这里商铺林立。不仅有泥塑、书画、旅游工艺品、雕刻,更有188家古玩店在此聚集,成为鲁西南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
文化的“变现”,最大限度地为州城创造了经济价值。
为了将这座古城推介出去被世人所知。东平县专门邀请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为州城拍摄了专辑《宋城玩味》。并多次举办宋城鉴宝会、美食节等活动,同时恢复了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州城古集。
政府的件件举措更激发了州城人的文化自信。东平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姜爱国先后向故宫博物院无偿捐献了133件文物,其中宋代的捶丸和摩喝乐更是填补了历史空白,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为一名爱好文物收藏的州城人,我想尽自己的力量,让故乡辉煌的历史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赞叹,这才是文物最好的归宿和价值所在。”谈起捐献文物的初衷,姜爱国如是说。
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带着久远的气息,静静地陈列在故宫博物院。它们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州城那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如今华丽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