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一个老师一个娃 山村执着坚守

Sam 0

李红霞老师辅导唯一的学生小景誉

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可用手机扫描本报官方微信二维码

○人物简介

李红霞,53岁,长治市黎城县洪井乡孔家峧村小学乡村教师。 2015年,在太行山深处的长治市黎城县洪井乡孔家峧村小学只剩下了李红霞和唯一一名7岁的小学生“留守”。这一师一生,以校为家,同吃同住,情同母子。

应该受教育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1月10日,冬日暖阳照射在太行山深处的黎城县孔家峧村中央的一堵院墙下,暖意融融。五六名七八十岁的老人蹲坐在大石头上晒太阳。墙上新刷的“不忘初心,奋力扶贫”八个大字赫然醒目。

上午1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了村东头的孔家峧村小学。李红霞老师正在她的宿舍为唯一的二年级学生王景誉上课。推开房门,一股暖流从屋内扑面而来。墙壁上挂着一块木质的小黑板,炉火旁一张小桌子上摆放着课本和作业本,小凳子上端坐的7岁小男孩王景誉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讲。

1964年李红霞出生在黎城县洪井乡柏官庄村,现年53岁的她在黎城县一中毕业,为彻底改变童年苦涩的记忆,追随心中的阳光,1984年6月参加县里组织的教师选拔考试后,她毅然执起教鞭,走上了三尺讲台。刚开始在柏官庄村小学教书,那时候是复式教学,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二十多个学生;之后联区又调她到王家庄小学、曹庄等村庄任教;2006年9月她来到洪井乡孔家峧村,在村里当起了12名学生的“孩子王”。春去冬来,寒暑往返,一干就是十多年。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发展,在村里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到2015年,就只剩下王景誉一名学生了。

李红霞从没有因为只有一名学生而放松自己,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她都会按时上课,按时放学。她说,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等孩子三年级上中心校时才不会落下。

别的年轻老师嫌这里条件艰苦不愿意来,李红霞却舍不得走。她说,应该受教育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因为只有一名学生,自从11月份天冷后,就把王景誉的课桌搬到她的宿舍上课。她说,2016年9月《山西晚报》对她进行报道后,在整个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好几名黎城籍老乡,在中秋节期间专门来到学校慰问,并送来了太空被、月饼和书包及学习用具等。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将校舍原来透风的木门窗全部更换为严实的铝合金门窗。

只要有学生就依然会呆下去

53岁的李红霞老师家住柏官庄村,丈夫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常在家种点地,农闲时出去打点零工。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30岁了,在临汾工作,已经结婚,现在孩子都4岁了。20岁女儿在长治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李红霞老师满脸幸福地向我们讲述着,话语间透露着满足与喜悦,手机背景放着小孙子的照片。

柏官庄村距孔家峧村有4里多路程,中间还有一条小河,李红霞每天早上骑电动车准时8点到孔家峧小学上班,中午在学校自己做饭,冬天的时候就住在学校,一周回去一次。她所在的学校,简陋得只有一间宿舍兼办公室、一间教室,这就是学校的全部,更没有体育器材之类的东西。“村里最困难的就是没有水吃,雨季时下雨流到蓄水池里保存着吃,到没水吃时,只能到村边的麻池子里去挑浑浊水饮用。节约用水已成为一种习惯,平时洗完衣服的水舍不得倒掉,再用来洒在地上扫地”。李红霞说。

其实在1998年之前,李红霞还不是正式教师,每个月只有29.5元的工资,多的时候也只有不到50元钱,工资太少,工作条件差,工作负担又重,所以好多代课教师都放弃不干了,但李红霞还是坚持着。直到1998年,她通过了全省民办教师转正考试,2000年开始挣上了财政工资,工资提高了,她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近10年来,她的学校一直是“一校、一师、一班”的“三一”学校,她一直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家住校门口的村民说,10年来,李老师从没有因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每逢刮风下雨,总是见她拉着学生,往返在上下学的路上,直至今日,孔家峧小学只留下一个学生,她还“单兵”奋战在洪井乡孔家峧教学点,有的人说:“只剩一个孩子了,往其他地方调动一下,走走吧。”但李红霞老师却说:“这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我教他,至今,已经五年了,我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他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孙子,我要等他到中心校上学再走。只要学校有学生,我依然还会呆在这里。

在校是老师生活中更像是母亲

李红霞老师一人扮演着学校的多重角色。作息表,、课程表、周工作安排表,应有尽有。学生档案、学校公物、报刊图书、教具器材管理有条不紊。学校各种计划安排得细致合理。翻开学生作业,可看出红色笔迹,无论是改符号,还是评价意见都一丝不苟。作业批改记录、学生家访记录、学生成长记录等各项记录齐全详实。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学生的手工制作、表扬与警示、学生的作业展,每一个细微之处,无不透视出李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李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她教出的学生基础很扎实,有好多考上县重点中学。这些都离不开李老师的辛勤工作。在孔家峧村无论是男女老幼都说李红霞是“可敬的老师”。这不是客套和逢迎,而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爱戴和崇敬。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是李老师最感到为难的问题,仅剩的一名学生,叫王景誉,今年7岁,就读二年级,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去种地,顾不上照顾孩子,把孩子留给李老师,李老师给他做饭吃,中午王景誉和老师一起休息,下午爷爷奶奶从地里回来再从李老师那儿接走。在学习中,李红霞是老师,在生活中,她更像一个母亲,小景誉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李老师也总是到他家帮衬着做些琐事,她所做的一切已经超出了一个老师该做的。“王景誉饿了,我给他喝杯奶,渴了给他削个苹果,病了给他喂一颗药吃,天冷了给他买双棉鞋,他是我从教32年来遇到的最懂事、最乖、最可怜的学生。这个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绘画天赋也高,别的孩子要吃的他不要,很有礼貌,也特别懂事,不攀比,不贪玩,从不落下作业。比如有时放学我把他送回家时,爷爷奶奶都不在家,他就让我帮他锁上门自己在院子里写作业。”李红霞说。面对记者的采访王景誉笑着说:“我真想叫她一声妈妈!”。“我在这村里住习惯了,清静,娃娃们和我亲,村里人对我也好。”李红霞说,老师对娃娃怎么样,其实村里的人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正因为和孩子亲,村民们虽然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可总是隔三岔五叫李红霞老师到家吃饭,没什么给拿什么。“李红霞老师,可是个好人哩!”这是在孔家峧村采访,村民们的一致评价。别的年轻老师嫌这里条件艰苦不愿意来,李红霞却舍不得走,事情总得有人干,是苦是亏,总得有人去吃,或许这就是李红霞的人生哲学。

平时下课后,王景誉没有小伙伴玩,李红霞老师就陪他跳绳、踢毽子。“现在老了,越来越跳不动了,每次陪他跳一会儿就喘气,然后只能在旁边和他说说话,而景誉这孩子也是什么话都和我说。”语文、数学、写字、思想与生活、体育、美术、音乐等,李红霞没有缺少任何一门课程。

本报记者 张文举

○记者手记 痴情守望着最光辉的事业

人们都说 “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赞美。李红霞老师却说:“我的职业和学生是太阳最灿烂的一束光辉,我用心血呵护守望。”这是李老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李红霞32年如一日,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她心中的那一束阳光,谱写了一曲淡定优雅的乡村教师之歌。

李红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默默耕耘。她在这个掩藏在深山又严重缺水的孔家峧小学一呆就是十年。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但却从未改变李红霞作为一名教师的操守。

作为母亲,李红霞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顾;作为子女,李红霞有父母、公婆要赡养。在家庭和学生之间,她选择了学生。10年间,她与孔家峧小学相生相伴、互为见证,10年间,她用汗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她用心血塑造了一位乡村教师的光辉形象。

○为ta点赞

请为“感动山西”候选人投票,您的选票将作为评选2016“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的重要参考。

投票时间:

1月18日19:00-2月6日19:00

投票方式:

微信投票

1、关注山西晚报官方微信,回复关键词“感动山西”,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2、在每一篇感动山西候选人微信报道的底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注:每个微信账号每天限投1票(选10个候选人,可少选)。

别墅门窗

高档断桥铝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