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一个父亲15年寻子路:暗访黑砖窑解救百名“奴工”,却没找回儿子

Aidan 0

人们都说时光会抚平伤痛,但对袁成来说,那份思念却随着时间越发沉重。在他家里,有一张被翻开无数次的中国地图,河南和山西的区域密密麻麻地画满了钩痕,每一道钩痕都记录着他寻子的足迹。

那些深深浅浅的折痕,仿佛在诉说着这些年的艰辛。

桌上还放着一个已经磨得掉皮的黑色挎包,里面装着数百张孩子的照片。照片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他儿子的照片,一直静静地躺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个朴实的农民父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守在电话机旁,期待着那个可能永远不会响起的电话。

"每每看到被解救的孩子与家人相聚,我是既开心又心酸。"袁成说这话时,眼里闪烁着复杂的光。他救出了上百个孩子,却唯独没能找回自己的儿子。

这是何等的讽刺?但他从不后悔,因为他知道,每救出一个孩子,就挽救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在那些黑砖窑里,他看到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那些被拐来的孩子,眼神涣散,像行尸走肉一般被迫干着超时的重活。

他们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睡觉只能打通铺,吃的东西跟泔水差不多,很多孩子长期不洗澡不理发,活得连人样都快没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袁成的心就像被刀绞一样疼。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儿子会不会也在某个阴暗的角落,承受着同样的折磨。

这种痛,比刀子还要锋利,每天都在剜他的心。

不过,让袁成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当初那篇《400位父亲泣血发出呼救》在网上发布后,不少网友自发给他捐出路费。

这让他备受鼓舞,也让他的寻子之路不那么孤单。

有人问他,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不放弃?他总是笑着说:"谁家的孩子都是孩子,解救他们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责任,我无怨无悔。

"这话说得平淡,却透着一股子倔强。

十五年过去了,那个掉皮的黑色挎包依然陪伴在他身边。对袁成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装着照片的包,更是一个承载着希望的容器。

只要这个包还在,寻子的脚步就不会停歇。因为他知道,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太多和他一样的父母,在等待着孩子回家的消息。

这不仅是一个寻子的故事,更是一个用大爱救赎的故事。即便前路茫茫,袁成依然在坚持。因为他明白,每一次的搜寻,都是给那些同样失去孩子的家庭一个希望,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开始,袁成也只是个普通的寻子父亲。在郑州四处奔波,贴了2000多张寻人启事,守着新买的电话机日夜等待。

但生活总是爱开玩笑,打来电话的不是提供线索的好心人,而是一个个想要趁机敲诈的骗子。

命运的转折来自一个偶然。当他联系上另一位同样在找孩子的家长时,得知有些孩子是被骗去了黑砖窑。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他迷茫的寻子之路。

就这样,他和其他5位失子父亲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寻子联盟"。他们以郑州为中心,辗转山西、陕西等地,一个接一个地探访着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黑砖窑。

每次去黑砖窑,他们都假装是来打工的,跟工人们套近乎,趁机打听消息。

这条路很难走。那些黑窑的老板都不是善茬,一旦发现他们的身份,立马就会派人轰他们出去。但最让袁成心惊的不是这个,而是那些被困孩子的遭遇。

"就像山里的野人一样。"袁成这样形容那些孩子。他们不能洗澡,不能理发,干着超负荷的活计,吃着连猪狗都嫌的饭食。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他就忍不住红了眼眶。这哪里是在干活?分明是在受刑。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他们在山西永济县找到了一群被困的孩子。其中就包括辛艳华的侄子。当时他们刚要带着孩子们离开,黑窑老板就派出了20多个打手围追堵截。

幸亏司机对路况熟悉,才让他们死里逃生。

这样的追打,袁成经历过10多次。但他从不退缩。因为每次看到那些被解救的孩子跪地痛哭,向他们求救的样子,他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最多的一次,他们从一个黑砖窑里一口气救出了20多个孩子。

"每次见到这些孩子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我就会想到自己的儿子。"袁成说这话时,眼神里满是心疼,"他会不会也在某个黑漆漆的洞里,被打骂被侮辱?这种感觉,就像心在滴血一样。

十几年过去,袁成已经记不清自己暗访过多少个黑砖窑。但他从来不向被救孩子的家长收取任何报酬。即便自己已经负债十几万,每天只能啃咸菜就干粮,露宿街头,他也始终坚持着这个原则。

辛艳华为了感谢袁成救回侄子,建议他把这些事情发到网上。没想到这一发,倒真的引起了轩然大波。各路媒体蜂拥而至,河南电视台的记者付振中还跟着他们去暗访,做了全国第一个揭露黑砖窑的新闻报道。

这些报道像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更多人看到了黑暗角落里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它让袁成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因为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更多的人在关注,在支持,在守望。

这就是袁成,一个用大爱诠释父爱的普通农民。他用自己的方式,点亮了无数个家庭的希望。哪怕自己的孩子至今未归,他依然在这条路上,执着地走着、找着、救着。

当那篇《400位父亲泣血发出呼救》在网上刷屏时,没人能想到这会成为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文章被疯狂转发评论,一时间舆论沸腾。

这场风暴直接推动了国务院下发专项整治文件,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行动。

数字会说话:1340名窑工获救,147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个破碎家庭重获新生的希望?然而命运就是爱开玩笑,帮别人圆了梦的袁成,却始终没能等来自己的圆梦时刻。

最让人唏嘘的是,和袁成一起组建寻子联盟的其他5个家庭,都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眼看着昔日的战友们一个个喜极而泣地领回孩子,袁成的心情格外复杂。

他为他们开心,却也不得不独自咀嚼着那份苦涩。

联盟就这样悄然瓦解了。但袁成没有认输,他开始联系其他仍在寻子路上的家长,重新组建队伍。因为他知道,在那张A4纸打印的失踪儿童名单上,除了那些被钩掉的名字,还有几百个家庭在等待希望。

"每每看到他们相聚,我是既开心又心酸。"这话说得云淡风轻,却透着难以言说的酸楚。但袁成从不抱怨,他把这份遗憾转化成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有人说他傻,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多精力去帮别人?但在袁成看来,"谁家的孩子都是孩子"。或许正是因为体会过失子之痛,他才更懂得团圆对一个家庭的意义。

这些年,他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有的父母因为丢失孩子而精神失常,当他把孩子领回来时,那对夫妻"扑通"一声就给他跪下了。

这样的场景,每每让他红了眼眶。

袁成说:"解救他们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责任,我无怨无悔。"这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表态,而是一个历经沧桑的父亲,用十五年的坚守写就的人生注脚。

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奇妙的地方。当我们在寻找自己的光明时,也可能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袁成没能找到自己的儿子,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救赎。

这条路上,有人选择了放弃,有人选择了等待,而袁成选择了行动。即便前路依然茫茫,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就会继续走下去。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可能还有一个孩子,正在等待着被找到。

时光倒回十五年前那个寒冷的冬晨。谁能想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告别,竟成了家庭的分水岭。

那天,十六岁的袁学宇执意要去郑州打工。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男孩,第一次用如此坚定的语气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去打工。

这个决定不是突然的。袁学宇说,村里和他一起上学的同学都去打工了,他不想一个人去上学。面对儿子的倔强,一向威严的父亲第一次感到了无力。

那天晚上的家里格外安静,连饭桌上都听不到平日的闲聊声。

最让人心疼的是小女儿。那天一大早,平常这个时候还在熟睡的她,却突然醒来,像是有所预感般地紧紧抱住哥哥,哭着说:"哥哥,你不要走,你不要走。。。"。

现在想来,袁成总觉得这是不是冥冥中的预示?孩子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特殊的预感?

临行那天,袁成特意骑着摩托车送儿子去车站。一路上,他不停地叮嘱:"到了那边好好干,不要乱跑,你要是跑丢了中国这么大,我可找不到你。

"我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跑丢?"袁学宇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反驳道。谁能想到,这句充满叛逆的话,竟成了父子俩最后的对话。

看着儿子登上开往郑州的长途汽车,袁成的心里满是不舍。当车子缓缓启动的那一刻,他鬼使神差地骑上摩托车,在后面追了整整三十多里。

也许是不舍,也许是担心,又或许是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

到了郑州后,袁学宇倒是很懂事,每隔两三天就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找到工作的第一时间,他就兴冲冲地向家里报喜:"爸妈,我在郑州管城回族区航海路上的一个工地学习安装铝合金门窗,每个月能拿到1200块钱。

听到儿子语气里的兴奋,父母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谁知道,这短暂的安宁,竟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就在儿子生日的前一天,那个改变一切的电话打了进来 - 袁学宇失踪了。

十五年过去了,那个冬日早晨的场景,依然像一部反复播放的老电影,定格在袁成的记忆里。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那个倔强地说"不会跑丢"的少年,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留下的,只有一个父亲永无止境的寻找,和一个支离破碎的家。

寻子十五年,袁成欠下了十几万的债。为了省钱,他经常就着咸菜吃干粮,夜晚就露宿街头。可每次有被救孩子的家长要给他酬劳,他都会坚决拒绝。

人们都说,苦难会让人变得麻木。但在袁成的家里,却开出了另一朵花。那个曾经整天粘着哥哥的小女儿,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

从不沾手家务的她,开始主动为父母分担:做饭、洗衣、端洗脚水。她用自己的方式,填补着哥哥留下的空缺。

当那篇《400位父亲泣血发出呼救》在网上发酵后,许多素不相识的网友自发为他捐起了路费。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让他在寻子的漫漫长路上不再那么孤单。

这让他更加坚定:即使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也要帮其他家庭团圆。

如今,每年春种秋收后出发寻找孩子,已经成了袁成雷打不动的习惯。常有人问他:"袁师傅,你什么时候出发去找孩子,叫上我一起。

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是一段足以让心碎千万次的时光。但袁成选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继续"做父亲"——为那些同样迷失的孩子点亮回家的路。

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慈悲:当我们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时,至少还能帮助他人改变命运。在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寻子路上,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救赎,每一个团圆都是一份希望。

对袁成来说,寻子之路早已超越了寻找自己孩子的意义。那张A4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那个装满照片的破旧挎包,都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永远都会有一个孩子,在等待着被找到;永远都会有一个家庭,在期待着团圆。

这就是袁成的故事,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父亲的故事。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爱的力量,什么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即便前路茫茫,他依然会在每个农闲季节,义无反顾地踏上寻子救人的征程。因为他知道,这条路上不只有遗憾,还有温暖,还有希望,还有无数个等待被治愈的故事。

隔热隔音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