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美陕西 县润三秦】陕西佳县:深挖资源禀赋打造文旅强县 让文旅富民成为新时尚
视频加载中...
央广网榆林12月15日消息(记者侯凯奇 实习生张悦悦)“欲寻天下至美处,千古绝唱葭州城”。在黄河中游,坐落于晋陕大峡谷西岸的佳县,是一座建在山上的千年古城,几十处楼台庙宇等点缀在高低错落的山峦之间,黄河环绕让这座县城宛如在画中一般。
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遗存使佳县极具魅力,更是让这个地方有着一种别样的人文特色。借助沿黄生态游和乡村休闲旅游这股“东风”,佳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打造出独具陕北特色的乡村面貌。
如今,陕西佳县立足资源优势,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锚点定在了文旅产业融合的路子上,重点实施4大战略中的“康养突破”战略。同时,坚持把规划摆在全域旅游发展的首要位置,科学设计引领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全面打响“山水葭州·康养胜地”旅游品牌,让文旅富民成了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的新动力。
打好黄河“文化牌” 绘就文化旅游新篇章
佳县之美,美在壮丽山河、风光旖旎,更美在文化底蕴深厚。2023年10月27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举行。1.16万平方米,1万多件展品,黄河流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在这座博物馆里一一呈现。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室内展区(央广网发 张悦悦 摄)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机械矩阵艺术展示,它是用5464块大小一致的机械模块组成的一个矩阵墙面——5464块机械模块,对应的是黄河奔流蜿蜒5464公里——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现代机械矩阵艺术装置。
据介绍,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博物馆,全方位记录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主要有“大河汤汤睇四方”“文明曙光耀九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黄河安澜海晏清”四大展厅,通过文物、图版、浮雕、沙盘、游戏互动、VR体验等多种展陈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历史,获取别样的参观体验。
“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实际上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汇集起来、让文明推广起来。”佳县文旅局局长高生光告诉记者,我们将沿黄段有代表性的文物集中在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目的是让参观者看到整个黄河形成、发展以及开发利用的过程,让黄河文明进一步推广起来。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实际上就是文化搭台,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实现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高生光表示,要把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一个3A级景区,按照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带动佳县以及周边地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为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最大的保障。
为打好黄河“文化牌”,佳县还编创了陕北民歌剧《黄河船夫》,发挥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作用,将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打造了以赤牛坬为代表的70公里黄河古村风情带,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有自然人文景观850处、文物保护单位63处。目前,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等。荣获“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中国特色乡村体验旅游名县”“中国红色地标”诸多荣誉。
目前佳县正在打造多处文化展馆,其中黄河船夫馆、佳县货币馆、千年红枣馆等均已建成开放,这将成为展示佳县乡土文化、活跃文化交流、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
深挖文化“金点子”,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是佳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中轴线——佳县是黄河沿线景区最密集的县城之一,沿着黄河从北向南70多公里的范围里,分布了多个各具特色的A级景区。
赤牛坬位于黄河佳县近岸,是民歌的故乡、民间艺术的渊薮。走进赤牛坬村,独特的乡村面貌让人眼前一亮,各家各户都是灰色的外墙、鹅黄的门窗、枣红的墙头,院落整齐统一,清新自然。
赤牛坬景区内的图书馆(央广网发 张悦悦 摄)
“赤牛坬村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价值,建成拥有15万件展品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率先在国内打造出一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赤牛坬村第一书记薛楠楠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为了把过去的东西留存下来,另一方面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劳动人民在过去的艰苦岁月中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乡村的文化旅游更有看点,让游客来到这里不虚此行。”
“村落就是舞台,农具就是道具,农民就是演员。”赤牛坬村村民高卫青在谈到《高高山上一头牛》剧团的发展时,满眼欣慰地告诉记者,“我们正式开始表演时,观众们哗哗哗地鼓掌,使剧团的演员们有了信心,就又编排了五六台表演。”
剧团的实景演出犹如一幅大笔泼墨的民俗画卷,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让观众全方面,多层次地体味到陕北人民朴实自然的乡村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采。
位于佳县城南20公里的木头峪村古镇,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村落的风貌和淳朴的民风习俗。这里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古村落,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院落27处、古匾50余块,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色古香的幽雅环境和山水相映的自然风光,同样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旅游。
“为了保护和传承木头峪独特的历史文化,我们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停车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佳县木头峪镇镇长李韶敏介绍,经过一年多的保护修复,木头峪古村落不仅保留了老祠堂、古戏楼、鱼山古庙等建筑原有特色,还完成了沿街墙面、屋面、门窗等风貌整治,同时结合丰富的人文遗址、宗祠文化、非遗文化,打造了仲连复生馆、秀才模子馆、木头峪起义馆、木头峪议事厅、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景点,在保留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入游客所需的体验、服务、产品。
随着设施的逐渐提升,这个小村庄逐渐活了起来。当地也新推出了沙滩+亲子乐园、古镇杂技秀、舞龙舞狮、黄河游船、烧烤派对、篝火晚会、星空帐篷露营、浪漫烟花秀等一系列文旅活动。此外,木头峪还倾力打造了星空民宿、枣林民宿、古院民宿、听涛民宿……多种多样的诗意民宿,让游客枕涛声而眠、席月色而梦,度过一段雅致而惬意的品质生活。其中,隐居山里民宿在陕北特色窑洞的基础上改造而成,33间客房依山分布,最大限度与自然、山景融合,真正实现了“开窗可见绿,推门即是景”。
木头峪村古镇村落(央广网发 张悦悦 摄)
文旅融合,贵在提升服务和品质,对于陕北佳县而言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是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佳县从转变思维、创新思路着手,认真践行“塑城、寻根、问道、振兴、强园”理念,邀请国内一流团队编制《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9个重点景区发展规划,积极完善文体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引进龙头企业参与景区建设管理运营,促进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此外,佳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聚合力、扬优势、提品质,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获评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做强佳县“幸福果” 打造特色文旅致富路
走进佳县泥河沟村千年枣园,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枣树星罗棋布,一根根结实的枝干或曲或直,姿态各异,神韵毕现。
枣是佳县的幸福果,位于佳县县城北20公里处的黄河岸边的泥河沟村古枣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古枣园。
早在公元400年左右,泥河沟村就开始栽植枣树,现存古枣园面积36亩,古枣树1000多株,其中一株距今1400多年,至今仍年产鲜枣百余斤,被《中国红枣志》誉为红枣的“活化石”。
2014年,泥河沟村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3年,又被认定为国家级3A级景区,依托“千年枣园”优势,泥河沟村转变发展思维,以“枣文化”为起点发展生态农业,集农产品销售、加工、旅游观光、餐饮住宿等于一体,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一方面,让村里的留守老人参与到‘千年枣园’的管理活动中,他们每天务工有100块钱的收入,另一方面我们引入一些非遗的传承知识,比如剪纸、面花制作,既丰富了老年人的康养生活,又增加了老年人的手工收入。”榆林市文旅局驻佳县泥河沟村第一书记薛晓霞介绍,今年已经实施“枣花香”乡村旅游民宿建设项目,泥河沟村与隐居乡里公司合作,极大程度地开发利用好现有旅游资源,帮助村民改造提升房屋,重点打造一些特色民宿,为泥河沟村打开了一条特色旅游致富之路。
泥河沟村村民房屋经改造后的民宿(央广网发 张悦悦 摄)
一片古枣林,不断催生了泥河沟村经济发展活力。近年来,泥河沟村依托古枣林,结合大量闲置的农家田园、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及传统民俗等特色风貌,陆续建成红枣博物馆、乡村记忆馆,山顶观景台、农家乐等吃喝游玩一体体验的农家旅游盛宴,发展起了土色土香的田园旅游业,在厚植村内文化气韵的同时,不断提升景区影响力与吸引力。
“佳县有着73公里的黄河流域,讲好黄河故事,是佳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向。泥河沟村地处黄河岸边,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村,在发展文旅事业方面具有带领性的作用,希望通过发展泥河沟村的旅游能够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振兴,共同发展。”薛晓霞说。
据介绍,佳县把文旅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与乡村振兴、10条重点产业链打造、城市更新等工作统筹推进,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管理平台分解任务、督导落实,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个个都是旅游名片”的浓厚氛围。
做优做强文旅产业,其势正成,其时已至。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2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进位18位。截至目前,佳县接待游客25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亿元。
佳县县委书记姬跃飞表示:“下一步,佳县将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力打造转战陕北红色旅游带、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力争建成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