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和美汕头】王芝文:方寸瓷面书写千言万语,成就“华夏一绝”
在汕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在继承潮彩的民间传统工艺上独创陶瓷微书,将陶瓷与微书二者完美结合,既师承潮汕艺匠的精髓,又大大提高了潮彩的独特工艺和价值,为传统的陶瓷彩绘与微书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国陶器史一个令人称道的创举,被誉为“华夏一绝”。
二十多年来,王芝文凭借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质和锲而不舍的创作毅力,凭着肉眼裸视在瓷器上作针头大小的微书,先后解决了毛笔、釉墨的问题,集诗、书、画、瓷“四位一体”。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王芝文还创新性地以字组画,将点点微书,构成远峰近山、花卉、动物等图案,在方寸瓷面,书写千言万语,绘就万水千山。
凝神苦练开创陶瓷艺术新门类
王芝文1962年出生在广东省澄海县坝头镇南港村一个普通家庭。家乡的艺术氛围浓厚,王芝文深受感染,从小喜欢书画,尤其对书法入迷。在学习潮汕工艺美术中,王芝文常常被“精”与“微”的技艺及作品折服,惊叹其巧夺天工。他萌发一种想法:如何创新一种与众不同、独特风格的作品,超越传统彩瓷艺术的高峰呢?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芝文在内画鼻烟壶找到灵感和启迪,开始将“陶瓷彩绘与微书艺术结合”的设想付诸尝试。
然而,对于王芝文的新想法,身边的人却十分不理解,甚至有人打击他说:微书只是一种“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别浪费时间了。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王芝文丝毫没有动摇,每天如痴如迷沉醉其中。他运用幼年所练就的书法功底,经过无数个凝神苦练的日夜,终于叩开了一扇全新的陶瓷微书艺术之门,成功开创一种陶瓷艺术装饰的新门类。
名片大瓷器写上千繁体汉字
王芝文陶瓷微书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仅凭肉眼裸视,字体小至在每平方厘米的瓷面上书写100多个繁体汉字,而观者则需放大镜才能看清。在光滑的瓷器上书写微书,其实并非易事,要克服的难题不少。经过反复摸索研究,王芝文自创了一种独特的狼毫、羊毫结合的微毫笔,精心调制出特别的墨汁,坚持练习凭借肉眼裸视书写,不借助任何放大设备。
这是一项对人的视力以及心理素质极大的挑战。字体细微如针尖,书写时凭意念,心到笔到,笔力刚劲有形,创造了超越人体极限的绝艺。经过长时间的苦练,才得以不借助显微镜,聚集会神地把上千个繁体汉字写在只有一张名片大小的瓷器上。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便是王芝文潜心创作的绝佳时刻。走进那简陋的工作室,关上门窗,焚香入静约半小时,大脑放空一切,抛开所有杂念,坐在工作台前,他开始遨游沉浸在“微观世界”,笔不离手直到天明。
七载心血成就陶瓷微书《三国志》
1989年,王芝文的首件作品《古文观止》越洋过海送往新加坡参加展览。一个十四英寸的陶瓷笔筒上写满了微书,这种集诗、书、画、器于一体的创新艺术作品立即引起轰动,成了全场亮点,一炮而红。
陶瓷微书《三国志》,是王芝文的代表作。1999年,王芝文开始计划将多达35万字的《三国志》写在一个高85厘米、直径29厘米的陶瓷箭筒上,以此献礼新世纪。但是一直进展不利,他都想到放弃了,直到有一天,王芝文突然茅塞顿开,顿悟到战胜自己、不忘初心才是克服困难的真谛,这是上天磨练心志的考验。于是他把尘封的半成品拿出来继续创作,继续犹如苦行僧修行般枯燥的创作历程。足足七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虽然中间发生不少小插曲,最终他都一一克服,最终结成硕果。这部作品也于2006年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走出国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近些年,王芝文将三十多件陶瓷微书精品力作让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的同时,也把陶瓷微书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技艺特色和价值意义等作了资料性的归纳整理。2008年10月,王芝文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请报告,经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专家委员会评审,终于在2014年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批准,被列入“非遗名录”。
“我觉得将陶瓷微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对陶瓷微书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王芝文说,目前他是陶瓷微书传统技艺国家级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希望通过传承和发扬,有更多人加入学习、钻研、弘扬这门艺术,“不要让陶瓷微书成为我一个人的艺术”。
自1989年陶瓷微书作品首次被选送新加坡参加艺术品展览获得赞赏,王芝文开始了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他竭力让陶瓷微书走出潮汕,辐射全国,走向全世界。2003年12月20日,他举办第一个陶瓷微书作品个展,展出历年来创作的60多件陶瓷微书作品,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让参观者耳目一新。2004年5月,他首次跨出国门,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华文化中心举办“陶瓷微书作品展”,把中国优秀文化带到大洋彼岸,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汕头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以来,王芝文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汕头、厦门、东莞、内蒙古和澳门等地,以及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新西兰、匈牙利、挪威、俄罗斯、英国、希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举办了三十多次陶瓷微书作品个展或联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先后去过40多个国家,积极参与各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
汕头日报记者:林彦恂 林鹏
来源:汕头+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