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本营

【记忆】你知道吗,这些魔都地标是同济参与设计的

Rose 0

同济大学可不止有樱花哦!在上海的很多标志性建筑里,都有同济大学参与的身影,如上海中心大厦、世博会主题馆、上海交响音乐厅“馄饨皮”......你还知道哪些建筑是同济参与设计的?小长假期间,跟着小布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吧!哪个是你的最爱?

上海中心大厦

地点:上海银城中路501号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项目以办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域,包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空间。

项目采用了双层表皮的设计,是世界最高的双层表皮建筑。 “上海中心”内部由9个圆形建筑彼此叠加构成,其间形成九个垂直空间。大厦双层表皮的内层覆盖了垂直的内部建筑,而三角形外幕墙则形成第二层表皮,而外立面与内立面之间的空间则形成了空中中庭。

“上海中心”把这一系列的垂直社区用于不同的用途,每个垂直社区设计为独立的生物气候区进行调节和使用,可以改善大厦内的空气质量,降低“烟囱效应”,创造宜人的休息环境。而这些公共活动楼层给里面上班的人员提供了休闲休息的场所,可以减少大厦用户上下楼梯的次数。

大厦幕墙也是可持续性的绿色设计,与传统的直线形建筑相比,大厦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而且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大厦顶端螺旋形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螺旋形不对称的顶端处理还可以降低大厦的风载,顶部将安装风力涡轮发电机,为大厦提供绿色电能。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

地点:上海浦东北环路西,世博轴西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以下简称主题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保留建筑。世博会期间,主题馆成为本届世博会“地球?城市?人”主题展示的核心展馆。主题馆位于上海世博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西侧,紧邻轨道交通8号线浦东周家渡站,用地面积为11.5公顷。

主题馆设计理念:一座彰显城市情怀和精神的都市客厅!

主题馆设计理念的来源不但基于城市的思考,也充分考虑了场地特征和大型展览功能的规模特点。主题馆单层面积尺寸接近300M×200M,巨大的尺度促使设计中将主题馆体量作为区域中的城市片断进行处理,采用重复的韵律:大而有序、重而有致。

理念源泉一:城市里弄

里弄片断与城市记忆:富有韵律感的里弄片断是上海城市肌理的主要特征,是创造上海城市美好生活的历史范例。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主题馆屋面,在世博核心区中将呈现出最为突出的肌理特征。它与城市里弄的大尺度重复性形态特征关联度激发了主题馆设计中将“里弄片断”这种城市意向抽象提炼到屋面造型:利用折板式屋面与太阳能板的组合,将超大尺度的屋面形成了类似城市纵横交错,凹凸起伏的肌理效果,延续了传统城市空间一里弄屋面肌理的视觉魅力、承载了上海的城市记忆。

理念源泉二:古建挑檐

出檐深远与传统延续: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主要的特征就是出檐深远的坡屋面挑檐下形成的兼具形态、功能特征的灰空间。

主题馆形体设计借鉴中国古建“出檐深远”的特点,在南北方向均设主要出入口和等待区,相应地在南北设计大挑檐,将传统古建中檐口特征斗拱抽象演绎成为锥形的钢结构出挑构件,穿孔金属板后依次布置的承重结构构件和顶面的采光板体系代替的古建中层叠的斗拱形式,造型独特的人字形柱廊通过现代建筑语言与中国古建中的柱廊形成对话。

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

地点:嘉定新城D10-15地块

嘉定保利大剧院用地总面积302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904平方米。大剧院内设置两个厅,其中大观众厅1572座,多功能厅498座,为大型剧院。

文化的万花筒

如同将周围的光线导入,通过漫反射展现绚烂夺目光影效果的万花筒一般,剧场和文化设施也应该作为自然与人、与文化碰撞的华丽场所来对其定位。剧场不但是演员的舞台,更加成为了观众们展现自身的特殊舞台。在这样一个特别的空间场所,将其演绎成一个充满崭新的、充满跃动感的空间。

与自然对话的建筑

体型100x100x34米纯净的立方体内,通过4组直径18米的圆筒空间的贯穿分隔,营造出丰富的室内空间效果。不仅与建筑的功能有机的结合,同时将自然元素巧妙的引入。

立面清水混凝土墙外饰以通透的玻璃幕墙,既形成了双层呼吸幕墙,降低建筑能耗,又消减了建筑自身的体量,使得剧院仿佛晶莹剔透的水晶盒子般座落于远香湖畔。

上海交响音乐厅

地点:上海复兴中路1380号

项目位于复兴中路1380号,即复兴中路北侧、宝庆路东侧,原上海跳水池所在地。地铁10号线沿复兴中路从基地东南角穿过,将对建筑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该地区位于上海衡山复兴历史风貌保护区,富于醇厚的历史积淀。

由于音乐厅必须由室内空间容量及高度来保证音响效果的特殊性质,所以1200 座大排演厅的高度向地上及地下两个方向扩展。由于地下开挖深度受经济、基础结构、建筑整体动线、地铁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大排演厅的地上高度局部达到18.0 米。为降低建筑高度所带来的体量压迫感,大排演厅采用了曲面屋顶,减少了地面建筑高度。

由于剧院、音乐厅等建筑对振动和噪声的要求比常规建筑物要高,设计师在这里选择了将整座箱型音乐厅置于隔振弹簧上,从而形成了一只完全悬浮的盒子。

大排演厅的基本设计概念采取了整体鞋盒式加局部葡萄园式的布局,这种排布形式的优点在于观众席上的竖向墙体更利于声音的反射,使听众能更好地感受到充实的音量感、亲临现场的直觉感、柔和而丰富的音质音域。

为了实现上述的声学目标同时保证室内空间的建筑品质,建筑师与声学团队经过了十几次的来回协调,并通过1:10 的室内模型反复进行推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箱体最终的内部空间。

通过利用电脑模拟技术,设计团队对舞台及观众席的初期反射音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关系进行了检测。特别对观众席的配置、天花反射板及5 块墙面反射板进行了细致的设计。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地点:苗江路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与开发的重点项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由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扩建而成,而城市未来馆的前身则是建成于1985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及烟囱。经历了全方位改造后的原南市电厂已经蜕变为功能完善、空间整合、动线清晰的充满人文气息与艺术魅力的城市公共文化平台。

它以一种历史叙事的方式结束了其辉煌的工业时代的使命。六年的艰辛设计历程见证了一个昔日能源输出的庞大机器如何转变为推动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强大引擎。它的落成将改变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艺术格局,并将与展示古代艺术的上海博物馆、展示近现代艺术的中华艺术宫互相呼应,使上海艺术展藏的格局更为完整,脉络更为清晰。

最大限度地让厂房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原有秩序和工业遗迹特征得以体现,同时又刻意保持了时空跨度上的明显痕迹,体现新旧共存的特有的建筑特征。

以开放性与日常性的积极姿态融于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以空间的延展性蓄意模糊了公共空间与展陈空间的界定,不仅给颠覆传统意义上人与展品间的关系创造诸多机会,更为日常状态的引入提供最大可能性。

以多样性与复合性的文化表达诠释人与艺术的深层关系,以漫游的方式打开了以往展览建筑封闭路径的壁垒,开拓出充满变数的弥漫性的探索氛围。

上海新天地广场

地点:上海市兴业路黄陂路口

“新天地”广场位于兴业路黄陂路,大片地保留了里弄的格局,特别是花了比兴建现代建筑大得多的力量和资金精心保留了石库门建筑的外观立面和细部,内部空间则作改造,以适应办公、商业、居住、餐饮和娱乐等现代生活形态,并点缀一些现代的建筑要素。

这种类似于欧洲城市改造的方法,提高了淮海路商业街的文化品位,促进周遍地区积极培育衍生的文化商业。起到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再生上海里弄生活形态的作用。

上海自然博物馆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56、57、58街坊

建筑原型——城市绿螺

在上海市中心由山海关路、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成都北路围合的静安雕塑公园中,自然博物馆从公园中生长而出,盘旋而升。建筑的整体形态灵感来源于螺的壳体形式,而这一永恒的形式已存在几百万年。内部参观流线围绕中心景观布置,博物馆的各展厅组织在螺旋式的空间秩序中。

功能流线与室内空间的有机结合

博物馆的大部分面积是展厅,其它功能包括为展厅服务的管理人员办公、周转库房、停车以及为参观者服务的餐厅、商店,还有一个可独立开放的IMAX影院,这些功能75%被安排在地面以下,使地面上的建筑体量大幅减小以融入到雕塑公园的绿化中。

参观流线设计清晰流畅,参观者可通过灵活布置的多处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垂直交通个别组织参观流线外,我们还根据展示内容及建筑空间,专门设计了一条连续的参观流线。

以人为本,师法自然

博物馆通过建立与基地的关系,旨在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的结合。将博物馆看做是一个抽象的“山水花园”,而建筑作为山脉包围着水体。建筑中使用由源于传统园林亭台中的抽象自然图案组成的遮屏,作为围合花园的玻璃墙体的支撑结构和遮阳体系。这一图案化的表皮同时也隐喻着人类的细胞组织结构。

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以“分析自然的奥秘、展现自然与人的和谐与矛盾、激发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与责任感”为主题的建筑项目,不仅仅通过展品和其它科普活动发挥教益作用,更致力于在自身场馆建设上集成与博物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生态节能技术。

项目通过建筑节能围护结构、节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自然通风策略、自然光导光技术、雨水回收系统、生态节能集控管理平台等七大系统结合而成一个兼具可行性和开创性的应用技术体系。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

地点:同济大学本部校区,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位于校园东南角,西临校园内现存最老的建筑物一二九大楼和一二九纪念园,南侧为运动场,东侧紧靠四平路。基地西北角为保留的旭日楼,其南侧正对西面一二九纪念园有一片水杉林,基地内另有9棵散落的雪松、梧桐、槐树、柳树等需要保留。

这一建筑可看作是建筑形式系统对内部使用功能和外部环境条件,及更广阔的文化语境的创造性整合。从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多层面的“交流性”入手,提出了一个“双手相握”的图解,利用这一图解的潜在“二元并置”结构来组织整个建筑的相关系统,以达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这个图解既是对建筑内部功能和流线系统的抽象,又源于场地条件对建筑体量的挤压和拉伸,同时也是对中法两国文化的差异并存的关照。

整个建筑分为既分又合的三个部分,分别用于教学、办公和公共交流。南北两条进深相同、由曲折连廊串联大小使用空间的教学、办公单元互相穿插后分别从空中和地下结合到最北端的公共交流单元。不规则的体量转折和穿插既最大限度地使9棵大树和水杉林得以保留,又创造了丰富多变的室内外空间,使巨大的体量消解于细腻的环境中,同时绝大部分使用空间仍保持规则形状。

教学、办公单元的共用门厅位于它们上下穿插的虚空部分,通透高耸,强化了两者的穿插关系。公共交流单元另设一个独用门厅,并将地下的展厅、南侧的屋顶水池、下沉庭院和二层的报告厅联系起来。

三个不同单元采用不同的材质组合、色彩和构造做法来建构。教学单元用自然氧化的耐候钢板包裹网格状立面,均质的网格中开孔和玻璃微妙地变化;办公单元用轻质混凝土挂板覆盖立面,规则条窗和不规则条窗分别为办公室和走廊提供光线;公共交流单元是轻质混凝土挂板和耐候钢板的混合立面,外表皮为轻质混凝土挂板,大尺度开口部位为耐候钢板。

相互耦合的空间体量与环境的互动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外部景观。保留的水杉林被办公单元、公共交流单元及旭日楼围合后成为建筑的入口庭园,并与一二.九纪念园一起,形成校园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

建筑两个单元穿插处的屋顶水池和下沉庭院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使建筑本身成为纪念园空间和四平路城市空间的中介。南北单元在基地南部围合出另一个相对内向私密的绿化庭院,为师生提供一个安静的交流场所。这一庭院由透明的门厅与北侧水杉林园建立视觉联系。

崇明至启东长江公路通道工程(上海段)

地点:崇明岛

最小破坏

本项目是崇明岛最大的人工廊道,对环境破坏应控制在最小范围。项目采用长江口细砂作路基填料,全线不设取土坑,仅此一项节约土地约3000亩;提出以路基累积塑性变形为核心控制指标,从湿度状态、模量衰减、塑性变形累积等方面,得出路基合理高度的确定方法,应用国际最先进的加速加载设备MLS66,通过现场百万级次加载的监控和分析,印证了低路堤设计方法的科学性,设计平均填土高度由3.6m降低到2.2m,平均每公里少用地3.75亩;设计对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便道均在公路用地内辟筑。

最大保护

1) 表土(营养土)采集,袋装做预压土,路基完成后作护坡道及绿化土;

2) 原状苗木集中保护,土建完成后,最大利用既有苗木;

3) 通过对动物生态系统的体系研究,全线布局动物通道共23处;

4) 利用北横引河间绿地系统,结合雨水处理工艺,近期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最大化处理,远期排入规划雨水处理系统;

5) 保护民生,合理改移、调整水系,对现状影响最小化。

6) 设计两处示范性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针对性处理路面初期雨水中SS、石油类及CODcr;

7) 结合高速公路声环境特点,将生态保育和修复相结合,在生态影响区范围内构建“王”字型等七种林相结构,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最终形成绿色路域环境的恢复体系;

宽容设计

引入宽容设计理念,强化线形标准组合分析,加强路线安全评价力度,对路侧安全净空区的构筑提出全系方案,降低填土高度、放缓边坡,使其不仅是自然性的生态路,也是安全上的“生态路”。

全周期设计的理念

1)强化路基设计措施,确保路基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2)强化地基处理措施,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和崇明本岛已建公路的沉降特性,作针对性处理方案,降低或避免桥头跳车发生的几率;

3)对路面结构设计提出全寿命(周期)要求,加强路面水稳性,避免水破坏,设计目标为路面设计周期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养护应限于磨耗层。

4)设计应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现场足尺加速加载设备MLS66,检验全寿命周期内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适应性设计理念

就地取材,结合崇明特殊情况,作好吹填砂路基,包括不同路基工况下的设计及研究工作;地貌景观适应性。低路堤缓边坡设计是近自然陆域景观及减少对土地的需要,结合宽容设计理念,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做到。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岸通北路至丹东路段

杨浦滨江示范段于2016年7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在流线整合、可达性提升,以及城市文化传承等方面,杨浦滨江示范段对于其他各区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对于在全中国范围内存在的大量产业转型期的滨水工业遗地,杨浦滨江示范段在城市更新方面所作的探索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项目内容为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包括公共绿化、广场、道路、防汛墙、岸线、配套设施等范围。总面积约2.7公顷,基地水岸线长度约493米。

“锚固”是指如果要发掘场所的潜在价值与精神,就无法脱离场地上的各种物质存留。它们是场地中历史记忆最真实的映射。如:原有防汛墙、渔市货运通道和防汛闸门、原有趸船的浮动限位桩、老码头的地面肌理以及钢质栓船桩和混凝土系缆墩等。

“游离”是指改造实践中新元素既保持着对既有环境的尊重,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粘连,同老的部分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譬如场地中新建的两组交通复合体——集合了坡道、座椅、展示、种植等功能的钢廊架以及通过单一元素”水管“的组合变化形成的栏杆与灯柱系列。

利用防汛墙之后原本水草丛生的低洼积水区,运用低冲击开发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形成可以汇集雨水的低洼湿地。在雨水湿地中新建的钢结构廊桥体系连接各个路径方向,形成悬置于湿地之上的多功能景观小品。项目对模式化的植物配置方式进行反思,依照空间序列进行植物布局。采用多种观赏草相搭配,形成了同后工业景观粗犷的精神气质相吻合、独具野趣的景观风貌。

资料:同济大学

编辑:顾依依、陈晨

高端别墅门窗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